[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利用肉丸、鱼丸水煮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3306.1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权;方婷;孙沈鲁;罗章秀;李照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2 | 分类号: | A23L1/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废水利用领域,涉及一种肉丸、鱼丸加工过程中水煮液的回收利用方法。首先通过重复使用肉丸、鱼丸水煮液的方法来增浓,使其浓度由约为1%升至4~7%,这样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水煮液的用量,提高可溶性物质的含量;然后采用冷冻浓缩技术对增浓后的水煮液进行浓缩;最后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适当的调配后经过罐装、杀菌工序做成调味罐头或通过干燥方法制备成粉末调味品。本发明既解决了肉丸、鱼丸加工企业水煮液处理的问题,降低了肉丸、鱼丸水煮液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还能将浓缩后的肉丸、鱼丸水煮液制作成调味料,产生商业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肉丸 鱼丸 水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回收利用肉丸、鱼丸水煮液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肉丸或鱼丸水煮液进行增浓,然后进一步冷冻浓缩,所得的浓缩液用于加工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肉丸、鱼丸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水煮液A,通过增浓使其可溶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增至4~7%;增浓是指将水煮液A反复用于肉丸或鱼丸加工过程的水煮,使水煮液A中的可溶性物质不断增加,增至质量浓度为4~7%的水煮液B;(2)将水煮液B经淀粉酶水解、除杂得到液体C,再对液体C进行换热降温处理;(3)对换热降温处理后的液体C进行冷冻浓缩,将其浓缩至质量浓度为20~35%的液体D;(4)将得到的液体D加工成调味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633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