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菌种的脱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017.3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左万军;文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10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食用菌菌种的脱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常规法制作PDA培养基,氯霉素处理培养基表面,接入待脱毒菌种,常规培养;待菌丝发至1/2时,常规法接入二级种培养基进行培养,提取原基组织接入PDA培养基,常规法培养;待菌丝发至1/2时,挑取菌丝尖端2-3mm处的菌丝体,再次接入PDA培养基,常规法培养;采用前述原基分离法和尖端分离法,循环操作进行2-4次,即可达到脱毒目的。脱毒后的菌种可完全恢复原有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明显增强,发病率较常规菌种降低60%以上,原种和栽培种的制种成活率可提高至95%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菌种 脱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食用菌菌种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常规法制作PDA培养基,无菌处理后,无菌条件下在PDA培养基表面滴入浓度0.25‑0.5%的氯霉素数滴,使之布满培养基表面,常规组织分离接入待脱毒菌种,常规温度培养;步骤二:待菌丝发至1/2时,常规法接入二级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出现1.5厘米大小的原基时,无菌条件下去掉原基表层,将其纵横各划切4‑5刀,使成9‑16块的小组织块,每支试管内接入1‑2块,常规法培养;步骤三:待菌丝发至1/2时,挑取菌丝尖端2‑3mm处的菌丝体,再次接入PDA培养基,接入前按步骤一的方法用氯霉素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常规法培养;步骤四:待菌丝发至1/2时,常规法接入二级种培养基进行培养,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分离原基组织接入PDA培养基,接入前按步骤一的方法用氯霉素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常规法培养;步骤五:待菌丝发至1/2时,重复步骤三的操作,以尖端分离法分离菌丝,接入PDA培养基,接入前按步骤一的方法用氯霉素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常规法培养;步骤六:待菌丝发至1/2时,常规法接入二级种培养基进行培养,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分离原基组织接入PDA培养基,接入前按步骤一的方法用氯霉素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常规法培养;步骤七:常规法将步骤六所得菌种转接至PDA培养基扩大培养,接入前按步骤一的方法用氯霉素处理PDA培养基表面,再通过常规法转入二级种即可投入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5301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