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控制及反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1598.4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华;周勇军;石雄伟;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2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桥梁后张法预制梁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控制及反馈方法,解决现有桥梁预应力张拉控制误差大、伸长值测量不准确等问题,锚具与预制梁之间预埋锚下传感器,通过梁端锚下传感器的实测张拉应力值与油压表的理论张拉应力值计算误差值,并判断该误差是否在误差范围内,最终给出建议是否进行补张工作或停止张拉,同时计算预应力钢束的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值,采用同样方法判断是否进行补张或停止张拉,真正实现了预应力张拉的双控,可减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助于预制梁施工质量的提升,其特点是精确、稳定、可控、自动、安全,操作方便、维护量少,经济效益高,满足桥梁预应力张拉工艺要求,适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预应力 控制 反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控制及反馈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锚具与预制梁之间预埋锚下传感器及与其连接的综合测试仪,锚下传感器与锚垫板对中;(2)安装锚具和夹片,安装包含张拉千斤顶、油压表、油泵的预应力张拉系统,并保证两者对中;(3)张拉预应力钢束至设计锚下控制应力的30%,记下油压表的压力值a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L3,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综合测试仪测试锚下传感器的压力值b,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4)张拉预应力钢束至设计锚下控制应力的50%,记下油压表的压力值a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L2,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综合测试仪测试锚下传感器的压力值b,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5)张拉预应力钢束至设计锚下控制应力的100%,记下油压表的压力值a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L1,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综合测试仪测试锚下传感器的压力值b,并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6)预应力钢束张拉到不同应力等级30%、50%、100%时,计算机系统根据下列公式①:(a-b)/b分别计算锚下传感器的压力值与油压表的压力值的误差值,并判断该值是否在±5%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该值小于误差范围,通过油压表和千斤顶系统进行二次补张,使其达到规定的误差范围;如果该值大于误差范围,立即停止张拉,出张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施工原因;(7)预应力钢束张拉到不同应力等级30%、50%、100%时,根据下列公式②:L实测1=(L1-L2)+2.5(L2-L3)计算预应力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计算机系统然后根据公式③:
计算预应力钢束的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值,并判断该值是否在规范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该值小于误差范围,通过油压表和千斤顶进行二次补张,使其达到规范规定的误差范围;如果该值大于误差范围,立即停止张拉,找出张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施工原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815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