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参肠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1198.3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玮;桑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郭丽华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海参肠的生产方法,其主要是:采集成品海参;将采集的海参放入工厂化养殖池内饥饿暂养48-72小时,暂养水温:15-30℃,密度:45-55头/m3,每24小时换水、清底一次;诱导排脏;收集海参吐出的海参内脏,分离出海参肠道;将吐完肠的海参放到8-10℃海水环境中暂养110-130小时,暂养密度45-55头/m3;暂养后,以1℃/天的速度升温,在13℃的条件下恒温饲养,待海参个体全部恢复摄食,即这些海参内脏完成再生。本发明方法简单,不用人工操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又大大提高了海参肠的生产效率。可重复进行海参肠的采集,一般情况一头海参可循环3-8次,即产多根海参肠,提高了海参肠的产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海参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如下:1)、从海参养殖区采集成品海参;2)、将上面采集的海参放入工厂化养殖池内饥饿暂养48‑72小时,暂养水温:15‑30℃,3)、设置条件诱导排脏:4)、收集处理过程中海参吐出的海参内脏,分离出海参肠道;5)、将吐完肠的海参放到8‑10℃海水环境中暂养110‑130小时;6)、暂养后,以1℃/天的速度升温,在13℃的条件下恒温饲养,根据个体恢复摄食情况逐渐进行投饵,投饵量以基本不剩余为准,待海参个体全部恢复摄食,即这些海参内脏完成再生,可重复进行海参肠的采集然后再进行海参肠的人工培养,如此循环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8119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肉酱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葫芦裹肉速冻食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