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锚固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785.X | 申请日: | 201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刘传正;蒋宇静;吴学震;文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锚固装置,由记忆合金杆和套筒组成。与传统锚杆的锚固方式相比,本发明能够利用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自感知特性,使用记忆合金的驱动力进行锚固,避免了传统锚杆因为锚固部位与岩石钻孔结合的失效使得锚固力下降的问题,使得自动锚固装置在岩石钻孔中的锚固力不会因为岩石钻孔本身变形、破碎而导致锚固力下降,从而使得锚固支护的稳定,而且锚固力大,在岩土工程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锚固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忆合金杆(1),记忆合金杆(1)两端具有直径大于中部杆件直径的圆柱体;套筒(2)整体形状两端对称,其中套筒(2)中部的筒壁沿母线方向等距切割,形成宽度长度相同的条状,且每个条状的筒壁的两端仍然和前后的未切割的筒壁完好连接,每个条状筒壁中间外部有横向齿纹,每个条状筒壁两端和未分割的筒壁连接处的外壁和横向齿纹部位的两端内壁有横向的凹陷刻纹,套筒(2)的两端的内壁上有螺纹,在套筒(2)两端的喉部中间有直径与记忆合金杆(1)中部圆柱体的直径相匹配的开孔;在套筒(2)内部,记忆合金杆(1)的周围放置有能够加热记忆合金杆体的控温加热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4178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