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苝-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及其构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1110.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陆军;卫敏;段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37/00 | 分类号: | C08L37/00;C08K9/02;C08K3/26;C08K5/01;C08K3/34;C08K3/40;C08J5/1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水俤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复合发光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苝-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及其构筑方法。具体步骤为:制备用甲酰胺溶剂剥离的水滑石胶体溶液;配制苝-聚乙烯咔唑的甲苯溶液;用亲水处理后的基底在两种溶液中进行交替组装后得到多层苝-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本发明实现了苝-聚乙烯咔唑的固定化和薄膜化,同时使其在分子尺度上有序排列,有效地减少了由局部浓度过高产生聚集而导致的发光蓝移和荧光淬灭,并发生了有效地二维空间内的能量转移现象,而且调整苝的掺杂量可获得不同的能量转移效率。该体系制备过程易于操作,其发光强度以及厚度均可通过改变组装次数实现精确可控。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滑石 二维 共振 能量 转移 体系 及其 构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苝‑聚乙烯咔唑与水滑石二维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为蓝光发光薄膜,由苝‑聚乙烯咔唑与无机组分水滑石纳米片在三维空间层层交替组装形成,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和明显的能量转移过程,同时根据组装层数的不同,薄膜厚度可在5‑500纳米之间均匀调控,苝与聚乙烯咔唑的质量之比为0.001‑0.1,聚乙烯咔唑的分子量为20000‑9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311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