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场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6999.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贺玉龙;阮金梅;杜利珍;汪洋;李惟斌;吴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停车场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评价方法属于交通规划领域。停车场服务水平是用来度量停车设施提供给用户停车服务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停车设施在不同区域满足停车需求,以及给用户提供的停车环境(停车快捷、方便、价格合理)等方面的服务质量。该发明应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了高峰停放指数、平均泊位利用率、停车成本因子和停车所需时间作为停车场服务水平的评价因素,建立了停车场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将停车场服务水平划分出了4级服务水平。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评价指标反应停车场服务水平,结果与实际相符合,用于评价现状停车场的服务水平以及为规划停车场提供一定的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场 服务水平 量化 分级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停车场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对停车场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筛选, 选取平均泊位利用率、高峰停放指数、停车成本因子及停车所需时间为评价指标;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迭代聚类分析方法对高峰停放指数、平均泊位利用率、停车成本因子及停车所需时间进行分级;进行聚类之前首先要选择用于聚类分析的类数,将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分为优、良、中和差四类,来确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高峰停放指数指高峰时刻停放量与停车设施容量之比;平均泊位利用率指工作时间内平均每个停车泊位实际占用的时间与总工作时间之比;停车成本因子为停车场距离目的地的距离换算成步行时间用停车价格折合出的费用,单位为元;停车所需时间指车辆从停车场入口处开始到车辆停放完毕所需时间,单位为小时;步骤2: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法确定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门限值,分别为0.12、0.49、1.03;然后将以上平均泊位利用率、高峰停放指数、停车成本因子及停车所需时间归一化处理后求取平方和值,归一化处理即高峰停放指数除以2,停车成本因子除以10,平均泊位利用率和停车所需时间保持不变;所述平方和值与以上门限值比较得出停车场服务水平等级,具体如下:停车场服务水平等级划分门限值:优服务水平门限值<=0.12;良服务水平门限值0.12~0.49;中服务水平门限值0.49~1.03;差服务水平门限值>1.03;其中,不同等级停车场服务水平的定性描述如下:优服务水平:停车场车位能满足高峰小时内的停车需求,停车所需时间短,停车场使用者认为停车场收费价格较为理想且停车场位置距离停车者目的地距离近,提供给停车者的服务水平很高,维持既有水平即可良服务水平:停车场车位基本能满足高峰小时内的停车需求,停车所需时间较短且停车场位置距离停车者目的地距离合理,提供给停车者的服务水 平高于期望水平,在维持既有水平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中服务水平:停车场在停车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挤现象,停车场位置距离停车者目的地步行时间较长,提供给停车者的服务水平低于期望水平,需采取改善措施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差服务水平:停车场车位基本不能满足停车需求,高峰小时停车场拥挤,停车所需时间长,高峰时段停车场泊位利用率大于71%,停车场位置距离停车者目的地步行时间长,提供给停车者的服务水平很低,急需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69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