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热解炉荒煤气导出冷凝和回收净化及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088.6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王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10 | 分类号: | C10K1/10;C10K1/06;C10K1/04;C10K1/00;C10K1/32;C10B27/00;C10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热解炉荒煤气导出冷凝和回收净化及燃烧装置,包括荒煤气导出装置、荒煤气冷凝装置、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外燃气加热装置;荒煤气冷凝装置的荒煤气进入口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导出装置的导出环道的荒煤气导出口相连通;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的气液混合进入管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冷凝装置的集气管相连接,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通过第二空冷煤气输送管与煤气风机组相通,外燃气加热装置的气体换向装置的煤气风机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的净煤气输出管相连通。本发明的特点是将对炭化室的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导出、冷凝、净化回收、燃烧等各个相对独立的工艺串成一个完整的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热解炉荒 煤气 导出 冷凝 回收 净化 燃烧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煤热解炉荒煤气导出冷凝和回收净化及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荒煤气导出装置、荒煤气冷凝装置、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外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的荒煤气导出装置包括荒煤气集中室、内导出通道,外导出通道、导出主通道,导出环道,所述的荒煤气集中室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的顶部与炭化室一体成形,所述的内导出通道设置火道隔墙中,内导出通道入口穿过炭化室的内环墙通向炭化室,内导出通道出口穿过内环墙通向炭化室顶部的荒煤气集中室,所述的外导出通道设置炉体的外墙中,包括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所述的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穿过炭化室的外环墙通向炭化室,外导出通道出口穿过外环墙通向炭化室顶部的荒煤气集中室,所述的导出主通道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炉体的外墙中,导出主通道入口与荒煤气集中室相通再向上延伸到设置炉体的外墙上部导出环道中,所述的导出环道设置一荒煤气导出口;所述的荒煤气冷凝装置包括荒冷凝壳体、调节轮密封盖、螺纹调节杆、水封阀盖、水封阀座、集气管、氨水喷头;冷凝壳体呈长桶形,其侧壁上部开设有荒煤气进入口,所述的荒煤气进入口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导出装置的导出环道的荒煤气导出口相连通;氨水喷头设置在冷凝壳体的顶部,螺纹调节杆一端从冷凝壳体的顶部通孔伸出与调节轮螺纹联接,密封盖套置螺纹调节杆上固定在冷凝壳体上,螺纹调节杆另一端与水封阀盖相连接固定,水封阀座设置在冷凝壳体内中下部将冷凝壳体分上下两部,水封阀座中部向上凸起一段桶形开口瓶颈,水封阀盖倒扣在开口瓶颈上,集气管设置在冷凝壳体底部;所述的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进入管、气液分离器、空冷器、煤气风机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所述的气液混合进入管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冷凝装置的集气管相连接,气液混合进入管分成两支路一路热煤气输送 管、另一路混合液管,其中热煤气输送管向上通向空冷器,混合液管向下通向煤焦油氨水沉淀槽;空冷器包括空冷壳体、煤气冷却管网,空冷壳体内部形成空冷腔,煤气冷却管网形成独立回路置于空冷腔中,煤气冷却管网入口通过第一空冷闸阀与热煤气输送管相联,煤气冷却管网出口亦设有第二空冷闸阀,煤气风机组通过第一空冷煤气输送管与第二空冷闸阀相联通,活性焦干法回收器通过第二空冷煤气输送管与煤气风机组相通,所述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包括回收器壳体、吸附仓、不饱和活性焦进入仓、饱和活性焦存储仓,回收器壳体为一空腔容器,回收器壳体上部净煤气输出管,回收器壳体下部与第二煤气输送管相联通,吸附仓设置在空回收器壳体中位于净煤气输出管与第二煤气输送管之间,吸附仓的顶部、底部为过滤网状结构,吸附仓顶部与设置在回收器壳体顶部的不饱和活性焦进入仓相联通,吸附仓顶部与不饱和活性焦进入仓之间设置第一回收闸阀,吸附仓底部与设置在回收器壳体底部与饱和活性焦存储仓相联通,吸附仓底部与饱和活性焦存储仓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收闸阀;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位于煤热解炉体中部围绕在炭化室外墙四周,包括一组以上结构相同第一燃气加热器、第二燃气加热器和气体换向装置;所述的第一燃气加热器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一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一蓄热换热器,第一燃烧室成相对封闭的煤气燃烧火道,第一煤气进入支管通到第一燃烧室底部,第一蓄热换热器包括第一蓄热腔、第一蓄热体、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烧废气排出支管,第一蓄热腔设置在炉体外墙中,第一蓄热体设置第一蓄热腔中,第一蓄热腔一端通向第一燃烧室底部,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二燃气加热器包括第二燃烧室、第二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二蓄热换热器,第二煤气进入支管通到第二燃烧室底部,第二蓄热换热器包括第二蓄热腔、第二蓄热体、第二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二烧废气排出支 管,第二蓄热腔亦设置在炉体外墙中,第二蓄热体设置第二蓄热腔中,第二蓄热腔一端通向第二燃烧室底部,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二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二燃烧废气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设有燃烧室通孔;所述的气体换向装置包括上盘、下盘、旋转换向电机、空气风机、煤气风机、废气风机,所述的下盘分别接有一个空气主管和第一空气分管、第二空气分管,一个煤气主管和第一煤气分管、第二煤气分管,一个燃烧废气主管和第二燃烧废气分管、第一燃烧废气分管,其中,第二燃烧废气分管和第一燃烧废气分管与第一空气分管和第二空气分管及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分管的设置刚好对调;所述的上盘转动贴合在下盘上方,上盘分别对应设置有空气连接管、煤气连接管、燃烧废气连接管,所述的旋转换向电机与上盘传动连接,带动上盘在下盘上往复转动;其中,所述的第一空气分管和第一空气进入支管联接,同时,所述的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一煤气进入支管联接,此时同时,所述的第一燃烧废气分管与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联接;同理,第二空气分管和第二空气进入支管联接,同时,第二煤气围管将第二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进入支管联接,与此同时,第二燃烧分管与第二燃烧废气排出支管联接;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的气体换向装置的煤气风机通过管道与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的净煤气输出管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790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