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VE粉快速吸附南极磷虾虾青素及其酯并分离VE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0047.4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代成;孙晓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C07D311/7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VE粉快速吸附南极磷虾虾青素及其酯并分离VE的方法:向干南极磷虾的正已烷或环已烷或石油醚或6#汽油的提取液中加入白色VE粉搅拌吸附,可将提取液中的虾青素及其酯吸附,再将分离得到的红色VE粉用丙酮洗脱至VE粉变白得红色膏状物,取红色膏状物,加入二氯甲烷,再加入乙醇,混匀,得澄明的红色液体,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匀,液体静置后分为上下两层,将上下两层分离;再重复该过程4次,最后得到的下层液体蒸发去除溶剂后,即得虾青素及其酯,将上层液合并,蒸发得VE。本发明的一种利用VE粉快速吸附南极磷虾虾青素及其酯的方法,吸附快速、效果好,可以将VE和虾青素及其酯分开,可应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ub 快速 吸附 南极 磷虾 虾青素 及其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VE粉快速吸附南极磷虾虾青素及其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取干的南极磷虾1公斤,加入6升正已烷或石油醚或6#汽油,搅拌提取1~3h,过滤得滤液,再重复该过程两次,将3次的滤液合并;(2)按600~1000ml滤液加入2~20g白色VE粉的比例向滤液中加入白色VE粉,同时搅拌,不到5秒钟,滤液中的红色被白色VE粉迅速吸附,倒出液体得红色VE粉;或:将白色VE粉等量分次加入,每次吸附完成后,分离出吸附过的VE粉后再加入,然后将多次吸附的VE粉合并在一起;(3)将红色VE粉用丙酮洗脱至白色,其比例为每1ml红色VE粉加入3~5ml丙酮,过滤得洗脱液,同样洗脱方法重复1~2次,合并洗脱液,将丙酮蒸发除去,得含有虾青素及其酯的红色膏状物;(4)取1g红色膏状物,加入5~20ml二氯甲烷配成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5~16ml乙醇,混匀,得澄明的红色液体,向溶液体中再加入5~10ml去离子水,混匀,液体静置后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乳白色浑浊液,下层为澄清的红色液体,将上下两层分离;(5)向下层红色液体中加入5~15ml乙醇和5~10ml去离子水,混匀,静止分离出上下两层,将上下两层分离;再重复该过程3次,共提取5次,最后得到的下层液体蒸发去除溶剂后,即得虾青素及其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004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微粉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
- 下一篇:纤维用精练剂组合物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