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颈椎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7748.8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姜锦鹏;廖振华;刘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设于二者间的髓核,髓核由相互扣接在一起的带凸柱的上髓核和供所述凸柱嵌套的弧形燕尾槽的下髓核构成;上底板与上髓核配合,绕冠状轴旋转,模拟颈椎间盘的前屈后伸机能,允许上底板和上髓核发生前、后方向相对微平移;上髓核与下髓核配合,既可绕上髓核自身凸柱的旋转轴旋转,又可绕下髓核的弧形燕尾槽的旋转轨迹公转;下髓核与下底板配合,绕矢状轴旋转,承担左、右侧弯的运动机能,允许下底板和下髓核发生左、右方向相对微平移。该颈椎间盘假体允许其不同构件彼此相互运动,且运动过程中的旋转中心与颈椎节段生理运动的旋转中心相符合,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颈椎的自然生理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颈椎 | ||
【主权项】:
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设于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髓核,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由相互扣接在一起的带凸柱的上髓核和供所述凸柱嵌套的弧形燕尾槽的下髓核构成;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上髓核配合,绕冠状轴旋转,模拟颈椎间盘的前屈后伸机能,并允许上底板和上髓核发生前后方向的相对微平移;所述上髓核与所述下髓核配合,既可绕上髓核自身凸柱的旋转轴旋转,又可绕所述下髓核的弧形燕尾槽的旋转轨迹公转,使瞬时可变的垂直轴旋转轴与颈椎间盘的生理状态相符合,限制假体从垂直轴向脱出;所述下髓核与所述下底板配合,绕矢状轴旋转,承担左、右侧弯的运动机能,且允许下底板和下髓核发生左、右方向的相对微平移;与颈椎间盘的生理特征相符合的人工颈椎间盘的初始前倾角5°;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可与不同高度系列的上髓核、下髓核配合,以满足不同人种颈椎间盘的解剖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774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套筒的开卷机卷筒装置
- 下一篇:白光LED及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