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型纳米粒子共混改性的可染细旦丙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509.0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俞成丙;戚文迎;陈赛赛;殷雯青;芮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D01D1/04;D01D5/098;C08F212/08;C08F220/14;C08F220/18;C08F222/02;C08F228/02;C08F220/06;C08F212/14;C08F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纳米粒子共混改性的可染细旦丙纶及制备方法属于合成纺织纤维技术领域。通过聚合制备核壳乳胶粒子,冷冻干燥得到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将之与细旦聚丙烯纤维树脂捏合、共混、挤出、造粒、纺丝、牵伸后,制得离子型纳米粒子共混改性的可染细旦丙纶,其含有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1~10重量份,细旦聚丙烯纤维专用树脂90~99重量份。得到单丝纤度为0.9~2.0dtex,强度为2.5~5.5cN/dtex,且含磺酸基团和(或)羧基基团,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使细旦丙纶染成浅、中及深色,色牢度4~5级,上染率达80%~95%,具有广泛的色谱,有效地实现了丙纶的细旦化和可染性。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纳米 粒子 改性 可染细旦 丙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离子型纳米粒子共混改性的可染细旦丙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染细旦丙纶中,含有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1~10重量份,细旦聚丙烯纤维树脂90~99重量份;所述的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制备的步骤如下:(1)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在N2保护下,将乳化剂、水和总重量10~40%的核混合单体,搅拌预乳化,然后在70~8O℃ ,加入引发剂总重量3O%~50%引发反应;滴加剩余的核混合单体,控制滴加速度,在1~2h滴完,保温20~30min;加入引发剂总重量20~30%,再滴加壳混合单体,控制滴加速度,在1~3h内滴完;最后加入剩余的引发剂,熟化20~60min,冷却到室温,制得聚合物核壳结构离子型的乳胶粒子;(2)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制备将步骤(1)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在‑40~15℃ 冷冻干燥15~25h,获得离子型纳米粒子粉体;所述的核混合单体为硬单体和双烯烃单体的混合物,其中,双烯烃单体的含量为核混合单体总重量的0.1~1.0%;所述的壳混合单体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硬单体 50~80%软单体 10~30%离子型单体 5~15%双烯烃单体 0~0.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865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进气道
- 下一篇:一种灰产色链霉菌海藻糖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