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444.4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军峰;徐江捷;代云容;任雨晴;张思远;郑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C12N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酶固定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电纺纤维膜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乳液电纺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原位包埋固定在电纺纤维中,其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载体材料是具有较强亲水性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载酶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是先将聚合物溶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配制成均质的乳液,然后将乳液进行静电纺丝,几小时后可得到电纺纤维膜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高效的制备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该方法所得的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且制备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静电 纺丝 技术 固定 辣根过氧化物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电纺纤维膜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分子量为10万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颗粒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后搅拌2小时得到共聚物混合凝胶;2)称取0.6毫克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0.3毫升pH值为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震荡摇匀至全部溶解;3)取步骤2)中所得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或者经过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的浓度为2毫克/毫升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加入共聚物混合凝胶中,搅拌直至形成均质乳液;4)将步骤3)中所得乳液引入到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调节各参数以获得稳定连续的喷射;5)在接收板的铝箔上收集电纺纤维膜,4~5小时后待纤维膜厚度达到0.5~1毫米,停止纺丝,所得载酶纤维膜储存在4℃下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24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植物秸秆好氧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烤蟹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