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实现的MPEG-2至H.264的转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435.9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武;韩笑;罗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实现的MPEG-2至H.264的转码方法,包括:(1)由Core1接收码流,由Core2熵解码,由Core3负责宏块解码;(2)由Core4~9负责宏块估计,由Core10~12负责宏块预测;(3)由Core11~12负责宏块变换量化及反量化反变换,由Core15~16对负责宏块滤波;(4)由Core13熵编码,并由Core14发送码流。本发明的转码方法根据CPDT转码结构各模块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功能和数据相结合的划分方式对各核进行任务分配,能够有效提高转码过程的并行加速比,且更适合于高码率的MPEG-2至H.264的转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处理器 实现 mpeg 264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实现的MPEG‑2至H.264的转码方法,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至少具有16个Core,各Core并行处理各自的运算任务;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由Core1负责接收MPEG‑2视频格式的码流,由Core2负责对所述的码流进行熵解码并陆续生成若干宏块组,所述的宏块组由n个连续的宏块组成,n为大于0的自然数;由Core3负责对所述的宏块组进行解码得到宏块组的解码数据;(2)由Core4~9负责对所述的解码数据进行估计得到宏块组的估计信息,所述的估计信息为预测矢量或帧内预测模式;由Core10~12负责根据所述的估计信息进行预测得到宏块组的预测信息,使所述的解码数据减去预测信息得到宏块组的残差信息;(3)由Core11~12负责对所述的残差信息依次进行变换和量化;由Core11~12以及Core15~16负责对量化后的残差信息依次进行重建和滤波得到宏块组的重建图像并进行存储;(4)由Core13负责对所述的估计信息和量化后的残差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宏块组对应的一段H.264视频格式的码流,并由Core14负责发送该段码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943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