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光学定位的串联型机器人手眼配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583.5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段星光;王兴涛;黄强;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李爱英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学定位的串联型机器人手眼配准控制方法,以达到提高机器人操作臂的工作准确度的目的;该方法所涉及的设备包括控制器、红外光学定位仪、串联型n臂机器人、n个工件、n+1个带有4个反光球的定位支架,将其中一个定位支架置于机器人底座的上表面中心点处,将剩余n个定位支架分别置于n个工件上;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底座上定位支架坐标系分别在操作空间坐标系下的位姿矩阵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学 定位 串联 机器人 手眼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红外光学定位的串联型机器人手眼配准控制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设备包括控制器、红外光学定位仪、串联型n臂机器人、n个工件、n+1个带有4个反光球的定位支架,该n+1个定位支架的支架臂长度和/或支架臂夹角互不相同,n为整数,其特征在于,将其中一个定位支架置于机器人底座的上表面中心点处,将剩余n个定位支架分别置于n个工件上;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S00、所述控制器建立所述n臂机器人的操作空间坐标系Or、所述红外光学定位仪的测量空间坐标系Oc以及n臂机器人操作臂的n个末端执行器的坐标系Ot1、...、Otn;同时,红外光学定位仪建立机器人底座上的定位支架坐标系Op以及各工件上的定位支架坐标系Ow1、...、Own,并传送至控制器;S01、控制器根据定位支架坐标系Op和操作空间坐标系Or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定位支架坐标系Op在操作空间坐标系Or下的位姿矩阵
同时,红外光学定位仪测量得到各定位支架坐标系Op、Ow1、...、Own分别在测量空间坐标系Oc下的位姿矩阵为
S02、控制器根据各末端执行器坐标系Ot1、...、Otn以及操作空间坐标系Or,采用机器人正运动学原理分别得到Ot1、...、Otn在Or下的位姿矩阵![]()
即各末端执行器坐标系在操作空间坐标系Or下的当前位姿:![]()
S03、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位姿矩阵
和
计算得到测量空间坐标系Oc与操作空间坐标系Or之间的奇次变换矩阵:
S04、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位姿矩阵
以及奇次变换矩阵
计算得到各定位支架坐标系Ow1,...,Own分别在操作空间坐标系Or下的位姿矩阵:
i=1,...,n;所得到的
分别为各末端执行器坐标系Ot1、...、Otn分别在操作空间坐标系Or下的目标位姿;S05、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
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原理计算并得到相应操作臂的各关节变量初始值,同样地,控制器根据
计算得到相应操作臂的各关节变量目标值;控制器计算每个操作臂的关节变量初始值和目标值的差值,并将所得到的差值作为每个操作臂的关节运动量;S06、控制器根据步骤S05所得到的关节运动量,控制n臂机器人的各末端执行器,使得每个末端执行器运动到相应的目标位姿,最终每个末端执行器夹持到相应的工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358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管接头
- 下一篇:生活垃圾、废轮胎废物热解螺旋加料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