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后掠角和展长可变的无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4871.4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唐胜景;杨贯通;杨盛毅;郭杰;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翼后掠角和展长可变的无人机,包含机身、机翼和尾翼,所述机身中部设有一横梁;所述机翼和横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后掠角变化的机构,所述控制后掠角变化的机构为四连杆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杆及推杆;所述机翼包括主机翼和副机翼,通过齿轮齿条之间的相对位移,使得副机翼可自由出入主机翼来实现展长的变化,同时主机翼和副机翼设有摩擦轮,实现限位和减震作用。本发明控制后掠角变化的机构其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满足无人机的需要;同时采用齿轮和齿条的方式实现展长变化,其运行稳定,且无响应滞后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后掠角 可变 无人机 | ||
【主权项】:
一种机翼后掠角和展长可变的无人机,包含机身(2)、机翼和尾翼(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中部设有一横梁(7),机翼通过转动铰活动连接于横梁(7)的两端,环绕机身(2)和机翼的连接处设置有翼盒(3),使得机身(2)、翼盒(3)的上端面及机翼之间形成流线形结构;所述机翼和横梁(7)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后掠角变化的机构,所述控制后掠角变化的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杆(8)及推杆(10),步进电机固定于横梁内部,主动杆(8)和推杆(10)位于翼盒(3)内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杆(8)的一端通过键固定连接,主动杆(8)的另一端与推杆(10)的一端通过转动铰活动连接,使得主动杆(8)和推杆(10)之间形成转动副,推杆(10)的另一端通过铰活动连接于机翼上,横梁(7)、主动杆(8)、推杆(10)和机翼一起形成四连杆机构;步进电机的输出通过所述转动副传递给机翼,使得机翼的后掠角在0°~40°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所述机翼包括主机翼(5)和副机翼(4),主机翼(5)和副机翼(4)皆为流线形结构;所述主机翼(5)邻近机身(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且内部中空;主机翼(5)内部底面设有齿条(18),齿条(1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挡板(24),主机翼(5)内部靠近敞开端口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摩擦轮;副机翼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齿条(18)相配合的齿轮(17),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摩擦轮,副机翼(4)靠近机身(2)的一端内嵌地设置齿轮电机(15)和减速器(16);所述齿轮电机(15)用于控制副机翼(4)上的齿轮(17)沿主机翼(5)上的齿条(18)传动,所述减速器(16)输入轴与齿轮电机(15)相连,输出轴与齿轮(1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448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