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构造应力显现过程观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936.5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构造应力显现过程观测方法,它首先观测原始构造地应力,确定出原始构造地应力相对较大的区域;然后在原始构造地应力相对较大区域的巷道底板中,布置地应力观测仪器,通过地应力观测仪器记录的应力数据,获得构造应力的变化规律;根据构造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前制定预防灾害的安全措施。本发明通过在构造高应力区域内进行构造应力连续观测,整体把握构造应力的分布特征,以便预防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构造 应力 显现 过程 观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巷道构造应力显现过程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原始构造地应力观测在巷道掘进经过的地质构造区域,通过类比、巷道压力显现特征的分析、判定,同时根据掘进出现的构造展布情况,获得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确定出原始构造地应力相对较大的区域;第二步:构造应力显现观测巷道掘进支护完成后,在原始构造地应力相对较大区域的巷道底板中,布置地应力观测仪器;布置时首先在巷道底板两角部位对称打孔,孔深打至完整岩层中,将地应力观测仪器浇筑在孔底,每间距1.0米为一个布置断面,然后连续记录地应力数据,获得构造应力的变化规律;根据构造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前制定预防灾害的安全措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229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节能电子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