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脉冲交流环节逆变器的双极性调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655.3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阚加荣;姚志垒;朱晓琴;顾春雷;张美琪;李宁;胡国文;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5/293;H02M1/12;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频脉冲交流环节逆变器的双极性调制控制装置。包括三角载波发生器I、比较器I、反相器I、减法器、并网电流闭环调节器、三角载波发生器II、比较器II、微分电路、延时电路III、RS触发器II、异或门电路、反相器II、与门电路I、延时电路I、与门电路II、延时电路II、RS触发器I以及死区生成电路。本发明通过闭环反馈电网电流适时调整占空比得到高质量的并网电流,克服了传统双极性调制的高频脉冲交流环节逆变器在并网电流过零时刻发生畸变的现象,得到了高质量的并网电流。具有两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克服了光伏电池对地寄生电容产生的共模电流的影响,适用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脉冲 交流 环节 逆变器 极性 调制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频脉冲交流环节逆变器的双极性调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控制装置是由三角载波发生器I、比较器I、反相器I、死区生成电路I、减法器、并网电流闭环调节器、三角载波发生器II、比较器II、微分电路、延时电路III、RS触发器II、异或门电路、反相器II、死区生成电路II、与门电路I、延时电路I、与门电路II、延时电路II、RS触发器I以及死区生成电路III构成;三角载波发生器I的输出端信号端与比较器I反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I的同相输入端与零电压连接,反相器I的输入端与比较器I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I的输出端与死区生成电路I的输入端1连接,反相器I的输出端与死区生成电路I的输入端2连接,死区生成电路I的输出端3和输出端4的输出信号作为逆变器主电路中开关管S1和S2的驱动信号;减法器的正输入端与电网同相位的电流基准信号(iref)连接,减法器的负输入端与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反馈信号(iLf)连接,并网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与减法器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II的同相输入端与三角载波发生器II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II的反相输入端与并网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分电路的输入端与比较器II的输出端连接,延时电路III的输入端与比较器II的输出端连接,RS触发器II的S输入端与微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RS触发器II的R输入端与延时电路III的输出端连接;异或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比较器I的输出端和RS触发器II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II的输入端与异或门电路输出端连接,反相器II的输出端与死区生成电路II的输入端1连接,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死区生成电路II的输入端2连接,死区生成电路II的输出端3和输出端4的输出信号作为逆变器主电路中开关管S3和S4的驱动信号;与门电路I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反相器I的输出端和RS触发器II的输出端连接,与门电路I的输出端与延时电路I的输入端连接,与门电路II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比较器I的输出端和RS触发器II的输出端连接,与门电路II的输出端与延时电路II的输入端连接,RS触发器的S输入端和R输入端分别与延时电路I的输出端和延时电路II的输出端连接,RS触发器I的两个输出端Q和
分别与死区生成电路III的输入端1和输入端2连接,死区生成电路III的输出端3作为逆变器主电路中开关管S5和S6的驱动信号,死区生成电路III的输出端4作为逆变器主电路中开关管S7和S8的驱动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26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