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沟油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579.4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亦鸣;杜少卿;彭滟;沈惠中;陈麟;徐公杰;倪争技;吴家荣;彭宁嵩;马兰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沟油检测系统,在飞秒激光器出射口设置半反半透分束镜,将脉冲激光分成泵浦光光路和探测光光路;泵浦光光路依次连接光斩波器、第一衰减片、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聚焦透镜、砷化镓光电导天线,在第二和第三抛物面镜的共焦点上设置样品盒;在探测光光路上,依次有第二准直透镜、半波片、光路延迟器件、第三反射镜、偏振片和高阻硅反射镜,经电光晶体取样后的飞秒激光经由四分之一波片、第三聚焦透镜,第四反射镜、第四聚焦透镜、沃尔斯通棱镜、第二和第三衰减片,对准于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探测,记录由于太赫兹电磁波引起的电压幅值的变化,从而得到包含地沟油信息的时域太赫兹信号。本发明检测过程简单、高效迅速,检测结果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沟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地沟油检测系统,包括:飞秒激光器(1)、半反半透分束镜(2)、光斩波器(3)、反射镜、聚焦透镜、砷化镓光电导天线(7)、抛物面镜、样品盒(9)、高阻硅反射镜(10)、光路延迟器件(12)、电光晶体(14)、沃尔斯通棱镜(16)、光电探测器(17)、锁相放大器(19);其特征在于:A)在飞秒激光器(1)出射口位置,设置有半反半透分束镜(2),将脉冲激光分成泵浦光光路和探测光光路;所述的光斩波器(3)、第一衰减片(41)、第一反射镜(51)、第二反射镜(52)和第一聚焦透镜(61)位于半反半透分束镜(2)与砷化镓光电导天线(7)之间的泵浦光光路上,用于将飞秒激光对准于砷化镓光电导天线上辐射出太赫兹信号;砷化镓光电导天线(7)与电光晶体(14)之间的泵浦光光路上平行放置有第一抛物面镜(81)、第二抛物面镜(82)、第三抛物面镜(83)、第四抛物面镜(84),第二抛物面镜(82)和第三抛物面镜(83)共焦放置,用于收集空间的太赫兹电磁波信号;在共焦点上设置样品盒(9),激发出的太赫兹信号用于对准样品盒中的待检测油样品,从而使得太赫兹电磁波和地沟油进行相互作用,使得透射的太赫兹电磁波含有地沟油的信息;B)在探测光光路上,依次设置第二准直透镜(62)、半波片(11)、光路延迟器件(12)、第三反射镜(53)、偏振片(13)和高阻硅反射镜(10),将探测光束照射在高阻硅反射镜(10)上,与含有地沟油信息的太赫兹信号共同入射到电光晶体(14)进行电光取样;将电光取样后的飞秒激光经由四分之一波片(15)、第三聚焦透镜(63),第四反射镜(54)和第四聚焦透镜(64)、沃尔斯通棱镜(16)射出的光分别经第二衰减片(42)、第三衰减片(43),对准于光电探测器(17)进行探测;所述的两个光电探测器(17),位于沃尔斯通棱镜(16)后侧的激光焦点处,并接入差分电路,用于把经过电光晶体后被太赫兹电磁波调制的飞秒脉冲激光的光强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记录由于太赫兹电磁波的调制而引起飞秒激光光强信号的变化所转换成的电压幅值的变化,从而得到包含地沟油信息的时域太赫兹信号;C)将光路中含有太赫兹信号的部分:砷化镓光电导天线(7)、第一抛物面镜(81)、第二抛物面镜(82)、样品盒(9)、第三抛物面镜(83)、第四抛物面镜(84)和电光晶体(14)密封在密封盒(18)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未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15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