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换热面旋转增强换热的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3615.6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无非;朱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1/02 | 分类号: | F28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高燕燕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粘稠流动性较差流体的换热器,可用于化工、石化、食品、医药、造纸、船舶等领域;包括壳体、内筒、电机、热换介质a、热换介质b、轴承a和轴承b;在壳体上端和下端设有流体入口和出口,流体入口和出口位于壳体的两端;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开有通孔,在通孔上开有环形槽;内筒的两端呈缩口结构;具有使换热面旋转,以及扩大换热面积、增加扰动达到增强换热,并且换热介质a、换热介质b不相互渗透;由于本发明的所述转动管道与所述外筒密封连接为非弹性体接触动密封,可以防止两种换热介质相互渗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换热面 旋转 增强 换热器 | ||
【主权项】:
一种使换热面旋转增强传热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筒(2)、电机(7)、转动管道a(3)、转动管道b(4)、轴承a(5)和轴承b(6);在壳体(1)上端和下端设有流体入口和出口,流体入口和出口位于壳体的两端;在壳体(1)的左右两端开有通孔,在通孔上开有环形槽;内筒(2)的两端呈缩口结构;其连接关系:内筒(2)安装在壳体(1)内,内筒(2)的一端连接转动管道a(3)、另一端连接转动管道b(4),轴承a(5)、轴承b(6)的外圈固定安装在壳体(1)两端通孔的凹槽内,轴承a(5)的内圈与转动管道a(3)固定连接,轴承b(6)的内圈与转动管道b(4)固定连接;转动管道a(3)、转动管道b(4)伸出壳体(1)并与壳体(1)之间为动密封连接,转动管道a(3)、内筒(2)与转动管道b(4)为密闭空间;电机(7)与转动管道a(3)伸出壳体(1)的部分连接;热换介质a由转动管道a(3)流入内筒(2)再由转动管道b(4)流出,热换介质b由壳体(1)上端的流体入口进入壳体(1)再由壳体(1)下端的流体出口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536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