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变温淬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7566.5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尤绍军;毛红玉;张晶;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9 | 分类号: | C21D1/19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任洪成 |
地址: | 116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贝氏体淬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变温淬火方法,其属于轴承加工领域,传统的高碳铬轴承钢高温轴承高温回火温度T1=高温轴承工作温度+50℃回火温度在200~350℃,高碳铬轴承钢高温轴承零件高温回火,硬度较低,例如GCr18Mo轴承钢经淬火和250℃高温回火后,硬度为56~58HRC,而经过T2温度为230℃,T3温度为250℃的下贝氏体变温淬火后,硬度为60HRC,,这就使采用下贝氏体变温淬火轴承钢与传统的高碳铬轴承钢淬火高温回火工艺相比,残余应力、高温回火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稳定性和残余奥氏体相当,而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更高,在同样的工作温度下,提高高温轴承疲劳寿命40%左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碳铬 轴承钢 贝氏体变温 淬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变温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贝氏体变温淬火,其步骤如下:1)加热温度:830~880℃,具体温度根据钢种和零件尺寸确定;2)保温时间:根据工件壁厚确定,每100mm,保温0.6~0.8h,最少保温10min,3)淬火冷却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采用冷却能力足够的淬火介质,主要是淬火油或盐浴;并进行适当的搅拌,确保工件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到下贝氏体转变温度T2,并等温3.5~4.5h,升温至T3,并等温3.5~4.5h;第二种为采用冷却能力足够的淬火介质,主要是淬火油或盐浴;并进行适当的搅拌,确保工件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到下贝氏体转变温度T2,并等温3.5~4.5h,空冷到Ms点温度以下,再升温至T3,并等温3.5~4.5h;两种淬火工艺路线不同,处理效果相同;所述Ms点是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高碳铬轴承钢Ms点温度约在2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75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数字证书的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聚醚酯多元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