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点间距可调整的微电极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8383.9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全;康晓洋;田鸿昌;杨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1/00 | 分类号: | B81B1/00;B81C1/00;G01N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点间距可调整的微电极阵列,所述的微电极阵列包括依次设置并组成复合结构的微电极阵列结构层、电极电路层和微电极阵列覆盖层,微电极阵列覆盖层与组织直接接触,电极电路层中设置有电极点与方便调整电极点间距的缓冲结构。本发明利用由一系列小圆弧构成的缓冲结构来控制电极点的间距,当这些小圆弧受到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的拉伸时,小圆弧的半径变大,弧度变小,电极点的间距发生变化,并且把拉伸对电路结构的损伤降到最小。相对于传统固定间距的微电极阵列,实际使用时只需要把该微电极阵列通过适当的拉伸就可以获得不同间距的微电极阵列,而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则需要多个传统固定间距微电极阵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点 间距 可调整 微电极 阵列 | ||
【主权项】:
一种电极点间距可调整的微电极阵列,包括:依次设置并组成复合结构的微电极阵列结构层、电极电路层和微电极阵列覆盖层,微电极阵列覆盖层与组织直接接触,电极电路层中设置有电极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电路层中还包括设置在电极点之间且方便调整电极点间距的缓冲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83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蓄电系统以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