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2821.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E04G19/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组装模具:它包括中心轴、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8个模板、上板;按每2个模板位于一边,8个模板围成方形;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位于8个模板所围成的方形腔内,中心轴的下端穿过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中心轴的上端焊接有手柄;第二步、支设模具;第三步、浇注混凝土;第四步、拆除模具,留下一孔洞;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铁钩或钢丝刷将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将孔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孔洞封口,即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该方法简单,所使用的模具操作简单、拆模快、可重复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基础 预留 地脚 螺栓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组装模具:大型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孔可重复使用的模具,它包括中心轴(2)、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8个模板、上板(8);按每2个模板位于一边,8个模板围成方形;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位于8个模板所围成的方形腔内,中心轴(2)的下端穿过2‑4个撑开与收缩装置,中心轴(2)的上端部位于8个模板所围成的方形腔的上方,中心轴(2)的上端焊接有手柄(1);所述的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内联杆座(3)、外联杆座(4)、活动联杆(5)、中连接合页(11)、角连接合页(9);活动联杆(5)的内端与内联杆座(3)铰接,活动联杆(5)的外端与外联杆座(4)铰接,外联杆座(4)与中连接合页(11)焊接固定;活动联杆(5)为4个,内联杆座(3)、外联杆座(4)、中连接合页(11)的个数均与活动联杆(5)的个数相同,角连接合页(9)为4个;4个内联杆座(4)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4个内联杆座(4)分别与中心轴(2)焊接固定;位于同一边的2个相邻的模板由中连接合页(11)铰接,相邻边的角处的2个模板由角连接合页(9)铰接;第二步、支设模具:旋转手柄(1),将内联杆座(3)、外联杆座(4)、活动联杆(5)调整到一条线上,模板被撑开;上板(8)安放在8个模板所围成的方形腔内,并将上板(8)与模板的空隙用木楔(14)顶牢固;将木底板(15)临时采用粘胶带与模板的下端连接封底;再将塑料薄膜或粘胶带作为模板的保护层,包裹或粘结在模板外侧,并兜住模板下端的木底板(15);将组装好的模具安放在预留地脚螺栓孔设计位置,模板外侧的下部和中间部位采用加固钢筋与基础钢筋连接,模板外侧的上部采用钢管或木方固定;第三步、浇注混凝土:下料时采用在模板外侧均匀下料浇注混凝土,同时振捣;第四步、拆除模具: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可拆除模板外壁上部加固的钢管或木方,并及时进行基础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后,逐层提拉上板(8),然后旋转手柄(1)一次,使模板保护层的塑料薄膜或粘胶带与混凝土间进入空气,然后恢复模板的撑开状态;在终凝前,旋转手柄(1),使活动联杆(5)带动外联杆座(4),将模板调整到收缩状态,拔出模具,再提拉木底板(15),留下一孔洞;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铁钩或钢丝刷将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将孔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孔洞封口,即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地脚螺栓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28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