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硝基-1,2,4-酸氧体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6149.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燕明;王海民;叶丽丽;韩军;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1/12 | 分类号: | C07D27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中间体6-硝基-1,2,4-酸氧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乙萘酚为主要原料,经过亚硝化、中和、磺化还原转位、重氮化、酸析、硝化等工序,得到6-硝基-1,2,4-酸氧体。本发明方法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处理的高COD废水、废气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自然升温溶解乙萘酚,替代液碱溶解的方法,减少液碱和硫酸的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废水的产生;重氮采用反重氮的方法,减少有毒废气的产生,提高重氮的收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反重氮的方法,加的是固体亚硝酸钠,可以减少废水的产生;重氮采用硫酸铜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减少副反应的产生,提高收率。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 酸氧体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6‑硝基‑1,2,4‑酸氧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以乙萘酚为原料,加入底水,缓慢升温到50℃∽80℃,至乙萘酚溶清,在50℃∽80℃下打浆保温20∽40分钟,然后降温至20℃∽40℃;所述的底水与乙萘酚的重量比为0.8∽1.5: 1.0;所述的底水为水、反应母液或者二者的混合物;(2)亚硝化:加入固体亚硝酸钠,打浆20‑40分钟,降温至0℃∽10℃,开始滴加配置好的硫酸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到3∽8小时,滴加完毕,保温反应0.5∽1.5小时,然后升温至10℃∽20℃缓慢加入液碱,使体系pH到4∽7;所述的亚硝酸钠、硫酸、乙萘酚的重量比=0.45∽0.55:0.34∽0.68: 1.0,硫酸溶液的浓度5%∽30%;(3)磺化及还原转位:再加入焦亚硫酸钠,保温反应20∽40分钟,再升温至15℃∽30℃,保温反应0.5∽1.5小时,停止搅拌,静止,过滤;滤饼打浆,加入硫酸亚铁和稀硫酸,升温至45℃∽60℃,保温搅拌5∽15分钟,停搅拌,静止反应5∽8小时,保温结束,放料至吸滤槽,放毕后加水洗涤,洗至pH值为4∽7;所述的焦亚硫酸钠、乙萘酚的重量比=1.5∽1.8: 1.0,硫酸亚铁:硫酸:乙萘酚的重量比=0.20∽0.25:0.68∽1.0:1.0,稀硫酸的浓度为20%∽40%;(4)重氮化、酸析:用真空吸干,滤饼打浆,加入硫酸铜,加入固体亚硝酸钠,滴加硫酸溶液,在10℃∽20℃进行重氮化,pH值控制在3.0∽5.0,保温反应0.5∽1.5小时后进入压滤机;压滤结束后,母液用洗涤水压入酸析锅中,升温至35℃∽45℃,加入稀硫酸,酸析结束后打入压滤机后吹干;所述的硫酸铜、亚硝酸钠、乙萘酚的重量比=0.005∽0.008:0.4∽0.6:1.0,稀硫酸浓度20%∽40%;得1,2,4‑酸氧体滤饼;(5)硝化:在搪瓷锅内加入硫酸,加入1,2,4‑酸氧体滤饼,打浆使其溶解,打浆,再滴加硫酸和硝酸的混酸,在15℃∽30℃进行硝化,硝化时间1‑3小时,硝化完毕后,放入稀释锅,用冰水稀释析出,稀释温度10℃∽45℃,稀释酸度20%∽40%,然后过滤后得到6‑硝基‑1,2,4‑酸氧体;硫酸、乙萘酚的重量比=1.0∽2.0:1.0, 硫酸、硝酸、乙萘酚的重量比=0.78∽0.82:0.33∽0.35: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61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脂肪粉末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