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胁迫发酵生产重组耐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3398.8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虎;刘建国;曲剑波;高欣良;潘涛;吕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利用胁迫发酵生产重组耐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是应用铵盐和金属离子胁迫发酵技术,提高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耐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最高酶活可达489.18U/ml。运用本发明所述的发酵策略,成功地实现从摇瓶培养到发酵罐的顺利放大,使重组耐热酶在高密度培养时能够高水平表达。本发明具有高效价廉、操作简单、推广性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极端生物酶制剂工业的放大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胁迫 发酵 生产 重组 耐热 超氧化物歧化酶 方法 | ||
【主权项】:
将氨盐和金属离子胁迫发酵策略应用于重组耐热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生产放大,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NH4+和Mn2+,其浓度分别为100~160和1~10m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833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