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蜈蚣藻丝状体的诱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3001.5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骆其君;谢贞优;严小军;周成旭;朱艺峰;徐善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蜈蚣藻丝状体的诱导方法,通过诱导液制备、消毒和切段、诱导和培养过程,诱导液为洁净海水煮沸、冷却后加入适量的营养盐和氧化锗,蜈蚣藻的藻体切段是在温度22℃、光照强度为200~400Lx的24孔板的孔中诱导为诱导丝状体,诱导丝状体在盛有诱导液的三角烧瓶中培育为蜈蚣藻幼苗。由于是在添加有诱导液的24孔板的孔中诱导,诱导时比表面小,水分挥发慢,污染少,有利丝状体的诱导,诱导速度快,4~7天就能诱导得到0.05~0.18mm的诱导丝状体,且藻体固着器、基部的藻体切段基本都可诱导形成丝状体,主枝中部的藻体切段也有部分可以诱导形成丝状体,丝状体诱导量较大,解决了蜈蚣藻人工养殖的种苗瓶颈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蜈蚣 丝状 诱导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蜈蚣藻丝状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组成:a、诱导液制备:将洁净海水煮沸后冷却得到清洗液,在所述清洗液加入氧化锗、硝酸钠和磷酸钠,搅拌均匀得到诱导液,所述诱导液中所述氧化锗的浓度为1~3mg/L,所述诱导液中所述硝酸钠的浓度为20~50mg/L,所述诱导液中所述磷酸钠的浓度为5~10mg/L; b、消毒和切段:将蜈蚣藻的藻体固着器、基部和主枝中部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干净,浸入质量百分浓度为5~10%的双氧水中浸泡2~5分钟,浸泡完毕,取出蜈蚣藻的藻体固着器、基部和主枝中部,用所述清洗液冲洗干净;然后将冲洗干净的蜈蚣藻的藻体固着器、基部和主枝中部切成长为0.1~5mm的切段,所述切段用所述清洗液漂洗干净,得到藻体切段;c、诱导:在24孔板的每一孔中加满所述诱导液,在每一孔中再放入1~3段所述藻体切段,在温度22℃、光照强度为200~400Lx的条件下诱导培育至丝状体长度为0.05~0.18mm,得到诱导丝状体;d、培育:将上述诱导丝状体转移至盛有所述诱导液的三角烧瓶中,在温度22℃、光照强度为200~400Lx的条件下培育成蜈蚣藻幼苗,该三角烧瓶每隔15~25天更换所述诱导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830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缝对接焊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中性条件下铝粉阳极氧化抑制析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