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503.1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忠;夏春华;高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00 | 分类号: | H04B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是一种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短、以及设备成本昂贵的问题。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将通信系统一端或两端的收发设备与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动力电缆和金属水管、风管)耦合,利用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作为传输介质,基于金属导体的波导效应,在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的无线电波沿着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表面传播。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短、以及设备成本昂贵的问题,适用于煤矿井下通信。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巷道 感应 通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将通信系统一端或两端的收发设备与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耦合,利用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作为传输介质,并基于金属导体的波导效应,在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的无线电波沿着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表面传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45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