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未萌发玉米种子转化外源基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066.1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丹;谭化;刘晓冬;李玉秋;张春宝;贺红霞;刘艳芝;刘娜;张春霄;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Q1/68;A01H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赵正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未萌发玉米种子转化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应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原理,以玉米种子未萌发胚的胚芽分生组织为受体细胞,对玉米种子进行打孔,使胚的胚芽生长点部分得以暴露,再将含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滴入孔内,再对孔口封闭,正常播种,种子萌发过程中利用农杆菌侵染的特性,实现对胚芽生长点细胞的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萌发 玉米种子 转化 基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未萌发玉米种子转化外源基因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完成:(1)玉米种子转化前处理:将玉米种子在蒸馏水中浸泡1‑2天,选择玉米种子胚位置钻孔,孔径为1.5‑2.5毫米,孔深为2‑3毫米,使玉米种子中胚芽位置暴露,并造成生长点位置的轻度损伤;(2)农杆菌侵染:取6‑8微升农杆菌液滴入孔中,静置5分钟,在0.05MPa条件下进行负压处理10分钟,负压处理重复三次后,再在孔中滴入6‑8微升菌液,封闭孔口;(3)种植及养护:侵染后的玉米种子,正常种植于土中;(4)鉴定转基因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30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马铃薯中耕机
- 下一篇:变电站旁路代路时的电气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