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极性模块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2977.2 | 申请日: | 200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夫·C·戴尔格鲁索;小拉里·K·舒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极性模块和系统,该光互连模块(60)包括:一外壳,限定壁部与上述壁部中的一腔体,用以容纳和支撑光纤(21-32)和连接器(40);一光互连部,形成于上述模块的一壁中,上述光互连部具有一多芯连接器(40),其中形成有多条光路,该些光路通常与紧邻于至少一条其他光路的光路排列为平面阵列,以与光纤带(20)中的光纤光对齐;一光连接器站(51-56),形成于上述模块的一壁中,其具有数个光纤连接器;上述光路和上述光连接器通过设置于上述腔体中的光纤而光互连,光纤对由光纤形成,至少一个光纤对路由到各连接器站,该连接器站与上述光路进行光通信。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模块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光纤互连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一外壳,形成侧壁和侧壁内用来容纳和支撑光纤以及连接器的空腔;b)一光纤互连部,形成于上述光纤互连模块的一侧壁中,上述光纤互连部具有一多光纤连接器,其中形成有多条光通路,上述多光纤连接器的上述光通路排列为一平面阵列,其中每条光通路与至少一条其他光通路紧邻,从而第一根光纤与第二根光纤紧邻,第二根光纤与第三根光纤紧邻,第三根光纤与第四根光纤紧邻,第四根光纤与第五根光纤紧邻,第五根光纤与第六根光纤紧邻,第六根光纤与第七根光纤紧邻,第七根光纤与第八根光纤紧邻,第八根光纤与第九根光纤紧邻,第九根光纤与第十根光纤紧邻,第十根光纤与第十一根光纤紧邻,第十一根光纤与第十二根光纤紧邻,以便与可连接到上述光纤互连模块的多光纤连接器的光纤对齐;c)一光纤连接器站,形成于上述光纤互连模块的一侧壁中,其具有多个光纤连接器,其连接有在光纤互连模块的空腔中容纳和支撑并且在多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站之间扇开的光纤;d)在空腔中上述多光纤连接器和上述设定在光纤连接器站中的多个光纤连接器之间的光通路通过设置于上述空腔中的光纤进行光学互连,光纤对由光纤形成,其中光纤对被选路到与上述多光纤连接器的所述光通路进行光通信的对应连接器站,上述光纤对与至少两条所述光通路光学互连,其方式是:上述光纤对中至少80%光纤与选自多光纤连接器中彼此不紧邻的光通路进行光学互连,通过利用光纤接线方案,将上述光纤从上述多光纤连接器选路到位于上述光纤连接器站的所述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站设定在上述光纤互连模块的分支部,从而上述第一根光纤与上述第十二根光纤在第一个连接器站配对,上述第二根光纤与上述第十一根光纤在第二个连接器站配对,上述第三根光纤与上述第十根光纤在第三个连接器站配对,上述第四根光纤与上述第九根光纤在第四个连接器站配对,上述第五根光纤与上述第八根光纤在第五个连接器站配对,上述第六根光纤与上述第七根光纤在第六个连接器站配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29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