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基因抗棉铃虫和种仁无酚棉花的育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40099.6 申请日: 2011-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2499060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赵君;狄佳春;马晓杰;许乃银;陈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转基因抗棉铃虫和种仁无酚棉花的育种方法,属于棉花育种领域。选用无腺体基因型为Gl2eGl2e的高产、低酚棉花品种湘棉18号为母本♀与高强力纤维、抗棉铃虫品系苏76149为父本♂杂交配组获得。本发明能够快速聚合高强纤维、高产、抗病与转Bt基因抗虫、显性无酚性状,显著地提高了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育成棉花新品种不仅对棉铃虫、老鼠表现稳定抗性,减少棉铃虫防治用药2~3次,降低生产成本,棉种贮运安全可靠;因不含棉酚及其类似物,种仁可作为人类食用油、食品和保健品的加工原料,每亩可为棉农增加经济收入1750元,在我国广大棉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转基因 棉铃虫 种仁 棉花 育种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转基因抗棉铃虫和种仁无酚棉花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用无腺体基因型为Gl2eGl2e的高产、低酚棉花品种湘棉18号为母本♀,与高强力纤维、抗棉铃虫品系苏76149为父本杂交配组;2)种植F1群体,成熟期全部单株混收获得F2;3)种植F2、F3、F4,群体种植规模大于300株,三叶期通过对棉苗器官主茎、子叶、真叶和叶柄表面有、无色素腺体的鉴定,拔除有腺体棉苗,选择无腺体棉苗;六叶期在幼嫩真叶表面用毛笔点涂2000ppm卡那霉素溶液,一周后观察叶面是否出现黄白斑,淘汰呈现失绿斑的感卡那霉素植株,保留表现正常绿色的抗卡那霉素植株,成熟后全部单株混收;4)在种植密度36,000株/公顷条件下,F5选择单株结铃数25个以上、平均铃重≥5.2克、衣分≥39%、抗卡那霉素的无腺体单株;5)种植F6-F7各世代株系,以感虫有酚品种苏棉22号为对照:室内棉铃虫抗性鉴定:抗虫性鉴定采取室内幼嫩叶片接虫法,于棉花蕾期在每个待鉴株系和对照品种群体中随机采回20张主茎嫩叶,每株最多采1片,每培养皿放2张嫩叶,用脱脂棉包紧叶柄基部保湿,向每个培养皿中接龄期相同的棉铃虫低龄幼虫6头,72h后观察统计死虫数、活虫数、活虫龄期及叶片被害程度;参照束春娥等1997年制定的标准,将叶片被害程度分成3个等级,I级:受害呈针头状不成片;II级:受害成小片,不超过叶面积的1/4;III级:被害成片,超过叶面积的1/4;将抗虫性分成3个等级,高抗:幼虫校正死亡率≥80%,叶片被害成I级;中抗:幼虫校正死亡率60%-79%,叶片被害成II级;低抗:幼虫校正死亡率<59%,叶片被害成III级:选择抗性等级达到高抗的株系;种仁棉酚含量检测:成熟期收获植株无腺体、高抗棉铃虫株系子棉,获得棉子,采用国家标准GB/T13086-1991“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检测入选株系种仁游离棉酚含量,选择棉酚含量低于无酚棉阈值0.0004%的株系,即为所获得的转基因抗棉铃虫、种仁无酚棉花的品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00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