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7998.4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3/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该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钻孔、锚索加工、锚索下锚、锚索注浆、锚索张拉及锁定、锚索监测。该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结构合理,受力均衡延长了使用寿命,产生的锚固力大、锚固荷载大,可以缩短锚索长度,节省工程材料,大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 ||
搜索关键词: | 高边坡 压力 分散 预应力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钻孔、锚索加工、锚索下锚、锚索注浆、锚索张拉及锁定、 锚索监测,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钻孔:(1)锚索施工前选取两根以上锚索进行作业;(2)根据设计要求的钻孔参数和地层类型,确定适用的钻孔设备和工艺;(3)将钻机固定在坚固的基础或脚手架上;锚索加工:(1)根据以下因素确定预应力锚索的下料长度:①垫墩高度,其受坡率影响,②定位板及锚具的厚度,③应力测试仪的厚度,④千斤顶长度,⑤施工预留值;(2)预应力锚索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无粘结钢绞线在加工中不能损坏油脂导管;(3)预应力锚索在加工时应平直排列,沿轴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个隔离架,杆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cm,隔离架应捆扎牢固并不得扭转杆体;(4)隔离架将锚索体各钢绞线相互分离,隔离架由钢、塑料或其它对杆体无害的材料组成;(5)承载体、隔离架、注浆管与索体的绑扎不使用镀锌材料,锚索体在安装前妥善保护;(6)预应力锚索为高压注浆时,应在加工杆体的同时加工好止浆密封装置,且在下杆体时一起下到设计的位置,全长无粘结型预应力锚索止浆密封装置应放在离孔口1.0~1.5m处,其它预应力锚索应放在锚固段与自由段的分界处;锚索下锚:(1)杆体放入钻孔前,首先检查杆体的质量,确保杆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2)安装杆体时,应防止杆体过大的扭曲变形,注浆管随杆体一并放入,注浆管头部应插入承载体内,且在第一单元承载体尾部开一到两个小口,并用胶带封口;(3)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尺寸的95%,杆体的入孔应比设计多进20cm左右,然后再注浆时拔出多入的长度,以保证第一个单元锚索锚头在注浆后能被水泥净浆包裹;(4)锚索入孔后,及时注浆;(5)锚索经多次入孔不成功后,对锚头和承载体的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更换,对钢绞线外包层的破坏要在钢绞线上涂上润滑脂后用塑料管包裹,再用胶带缠好,经检查确认后方可再次入孔;锚索注浆:(1)各单元锚杆全段均能自由伸长,在注浆时应全段一次到位;(2)水泥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浆液选用灰砂比为1:1~1:2、水灰比0.38~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为0.4~0.45的纯水泥浆进行灌注;(4)注浆浆液搅拌均匀,浆液在初凝前用完;(5)注浆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6)高压注浆当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孔停止排气时,应立即封堵孔口或排气管,不得让水泥浆溢出,直到压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注浆;锚索张拉及锁定:(1)锚索加载速率控制在每分钟取设计应力值的1/10,卸载速率控制在每分钟取设计应力值的2/10;(2)垫墩的锚垫板与承压面保持平整,锚垫板保证足够的刚度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3)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得出相应的曲线参数,并对张拉设备分别进行标识;(4)垫墩砼强度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进行张拉,但锚固段注浆体的强度须大于设计强度;(5)锚索在锁定后,应对应力变化观察一段时间,对有明显应力损失的,要进行补偿张拉;锚索监测:(1)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采用钢弦式锚索测力传感器、应变式锚索测力传感器或液压式锚索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2)锚垫板与锚索测力传感器之间为嵌入式安装,锚垫板中心孔径必须小于锚索测力传感器底部内环直径;锚垫板外端有效直径必须略大于锚索测力传感器底部外环直径;(3)锚垫板具有足够的厚度和刚度,锚垫板外表面平整整洁;(4)造孔后,孔口构筑混凝土墩台,锚垫板位于墩台上,锚垫板的外平面必须与穿索孔轴线垂直,其不垂直度要小于5度;(5)锚索在整体超张拉时,最大压力应控制在锚索测力传感器满量程的80%;(6)信号传输电缆要贯穿安装到监测的全过程,锚索测力传感器电缆插头防水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79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