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951.2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明;施永海;陆根海;张根玉;刘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涉及活鱼运输,本发明由拉网锻炼、拉网操作和运输步骤组成,其特征是运输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运输前一天严禁投饵,拉网操作将鱼集中到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将鱼苗舀入运输工具,操作过程鱼苗不离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分为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短途运输装运鱼苗的容器为塑料桶,每桶装运鱼苗数量100-200尾范围内,水温28℃;长途运输时间控制在4-5小时,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舀入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然后再装袋运输,在袋中装水5升装鱼苗数量50尾,鱼苗装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防止强光的刺激,水温控制在28℃以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江 室内 繁育 夏花 鱼种 转运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由拉网锻炼、拉网操作和运输步骤组成,其特征是运输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用柔软的、网目为80的筛绢网作为拉网工具;拉网锻炼前停止投饵8‑10小时,将鱼苗用筛绢网拉缓慢拉网到池顶头后,将筛绢网两侧慢慢收拢形成网围,将鱼苗集中于网围内,让鱼苗在较小的活动空间内适应5‑10分钟,然后网围放开一口,让鱼苗自由游出网围,这样连续锻炼3‑5次,让鱼苗适应拉网操作;运输前一天严禁投饵,让鱼苗空腹运输,拉网操作同拉网锻炼,将鱼集中到80目的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将鱼苗舀入运输工具,或者直接用运输工具直接在网围内舀鱼苗,整个操作过程鱼苗不离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分为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短途运输装运鱼苗的容器为塑料桶,桶的直径32cm,高度35cm,桶的容量28升,运鱼时桶内装水至桶的2/3处,每桶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100‑200尾范围内,运输到目的池塘或水泥池时,将塑料桶倾斜,让桶口接近水面,让池水回入桶内,将塑料桶灌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后,再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28℃;长途运输时间控制在4‑5小时,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舀入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小网箱的尺寸长×宽×高为120cm×60cm×45cm,网目为20目的聚乙烯网,使鱼苗先适应一下小水体的环境,然后再装袋运输,使用的运输容器为鱼苗袋,鱼苗袋的尺寸长×宽×高为25cm×20cm×30cm,容积15升,将经过暂养的鱼苗用水瓢或水盆连苗带水摇入鱼苗袋中,在袋中装水5升,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50尾,鱼苗装袋后充入纯氧至苗袋饱满后用橡皮筋封口,然后将打好包的鱼苗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防止强光的刺激,运输到目的地后,将氧气包放入池水中飘20‑30分钟,然后打开氧气包,将池水灌入氧气包至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然后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控制在28℃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039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膨胀式超高压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积冰冻雨试验设备的过冷水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