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脏虫类感染之门脉胆管通瘀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686.9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P33/12;A61P33/10;A61K35/37;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治疗肝脏虫类感染之门脉胆管通瘀的中药制剂,其组成配方由:黄芪、五味子、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延胡索、川楝子、桃仁、红花、丹参、郁金、山楂、虎杖、虎刺、马鞭草、水红花子、水蛭、三七、血竭、白术、布渣叶、鸡内金、硝石、干竹笋、荷叶、干白箩卜菜蒂叶或干白菜、白马骨、栀子根或生栀子、木香、大黄中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的中草药复方门脉胆管通瘀煎熬汤制剂和颗粒或胶囊制剂;本发明具有药材资源丰富,药物加工配制比较容易,服用方便,靶向力强,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临床早期对症治疗总有效率高等优点和效果,为预防和治疗肝脏感染肝吸虫又名华枝睾吸虫、血吸虫邪客侵入肝体损伤肝络脉,导致肝内瘀血症、门静脉瘀滞阻塞及肝内毛细血管瘀滞和胆总管阻塞欠畅通流或胆结石、胆囊胆管发炎、胆管瘀滞等疾病新方剂方药筛选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诊疗经验与科学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脏 感染 胆管 中药 制剂 | ||
【主权项】:
一种治疗肝脏虫类感染之门脉胆管通瘀的中药制剂,其组成配方配比是:黄芪150g、五味子20g、柴胡100g、香附100g、枳壳100g、陈皮100g、延胡索100g、川楝子100g、桃仁100g、红花60g、丹参150g、郁金150g、山楂150g、虎杖150g、虎刺100g、马鞭草300g、水红花籽300g、水蛭50g、三七50g、血结50g、白术150g、布渣叶150g、鸡内金100g、硝石20g、干竹笋150g、荷叶150g、干白箩卜菜蒂叶(干箩卜菜蒂叶)或干白菜150g、白马骨600g、栀子根(或水边栀子根)600g或生栀子100g、木香50g、大黄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上述配料中草药,经取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备用,取上述药材分装成成人量10个或儿童量20个小包袋装的中草药复方门脉胆管通瘀煎熬汤制剂和颗粒或胶囊备用制剂密封包装;其特征是在于根据患者年龄取其成人量1小包袋装、或儿童量1小包袋装备用制剂用煎药陶器加净水适量煎熬成汤剂;成人每天取煎熬汤备用制剂成人剂量一包,用煎药陶器加净水1800毫升冷浸30分钟后,用中火煎熬沸开后再煎熬40‑‑50分钟,取药汁液约500‑600毫升,再二次重煎熬同上,取药汁液约500‑600毫升,共二次的煎熬药汁液混合成约1000‑‑1200毫升的中草药复方门脉胆管通瘀煎熬汤制剂,当天分2‑‑3次温热内服;儿童每天取儿童剂量包装煎熬汤备用制剂一包,用煎药陶器加净水900毫升左右冷浸30分钟后,用中火煎熬沸开后再煎熬40‑‑50分钟,取药汁液约400毫升,再二次重煎熬同上,取药汁液约400毫升,共二次的煎熬药汁液混合成约800毫升的中草药复方门脉胆管通瘀煎熬汤制剂,当天分2‑‑3次温热内服;也可根据其患者年龄取其成人量1小包袋装、或儿童量1小包袋装备用制剂用煎药陶器加净水适量煎熬成中草药复方门脉胆管通瘀煎熬汤制剂,当天头煎和二煎分2次煎熬后各取其药汁液不混合直接温热内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乃,未经李运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868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