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348.5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广树;加藤清;松崎隆德;长塚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6/24 | 分类号: | G11C16/24;G11C16/26;G11C1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朱海煜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一种新的半导体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一种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半导体装置,该存储单元包括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写入用晶体管、使用与该晶体管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的读出用p沟道型晶体管以及电容元件。在使写入用晶体管成为导通状态而将电位供应到写入用晶体管的源极、电容元件的一方电极以及读出用晶体管的栅极彼此电连接的节点之后,使写入用晶体管成为截止状态,以使节点保持预定量的电荷,以对存储单元写入信息。在保持期间中,使存储单元成为选择状态并将读出用晶体管的源极及漏极设定为同一电位,以保持累积在节点中的电荷。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驱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装置的驱动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电容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于位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写入字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于源极线,所述电容元件的一方电极电连接于写入及读出字线,并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以及所述电容元件的另一方电极彼此电连接,以构成保持电荷的节点,上述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写入期间中,将使所述第二晶体管成为导通状态的电位供应到所述写入字线,并且将接地电位供应到所述源极线,以将电荷存储在所述节点中;以及在所述写入期间后的保持期间中,将接地电位供应到所述写入字线和所述写入及读出字线,并且将同一电位供应到所述源极线及所述位线,以保持所述节点中的电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5734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