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燃料电池及木薯废醪液资源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564.3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全向春;陶锟;杨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利用木薯废醪液产电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木薯废醪液处理难度大且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具体公开了木薯废醪液用于产电的处理方法:1.固液分离;2.超声-高温厌氧短程发酵联合处理;3.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4.处理各步骤中的固体物质及上清液。本发明用木薯废醪液原液产电时,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85mW/m2,总COD降解率42%。用发酵上清液产电时,最大功率密度670mW/m2,溶解性COD降解率91%。作为木薯废醪液处置的新途径,本发明弥补了目前废醪液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经处理的废醪液产电性能明显提高,使利用废醪液等生物质资源进行产电具备了可行性。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燃料电池 木薯 废醪液 资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它由阳极室、阴极室、阳极、催化阴极、石墨棒、钛丝、阳极导线、阴极导线、硅胶垫片、阳离子交换膜、法兰、密封盖组成;阳极室、阴极室均为封头式立方体结构,对称分布;两极室之间用法兰连接,中间夹有阳离子交换膜、硅胶垫片及隔离材料,三者均呈矩形,垫片中心开有矩形方孔,孔的边长小于膜的边长,按隔离材料、垫片、膜的顺序排列构成膜组件,通过紧固螺栓与法兰连接固定;反应器两端均可拆卸,采用硅胶垫片加密封盖连接,反应器顶端封闭,设置有电极口和取样口,反应器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排水口;在阳极室中,石墨棒(或钛丝)的上部与导线入口固定连接,下部与阳极固定连接,容器保持密闭状态;在阴极室中,阴极与钛丝进行锡焊连接,内置曝气装置;阳极与阴极均置于各自容器中央,阳极石墨棒引出的阳极导线和阴极导线连接于外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45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