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343.6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铨;邸志刚;张培培;陆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光纤传感和光纤气体检测领域,光子晶体光纤的纤芯孔中填充有银纳米颗粒,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785nm的光经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光纤输出,通过第一非球面透镜、第二非球面透镜的准直聚焦耦合进光子晶体光纤,激发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第三非球面透镜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进行聚焦;陷波片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过滤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输入到光谱仪中,实现对三聚氰胺的检测。采用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光子晶体光纤实现对液体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定性检测,由于采用同向收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从而增加了信号的收集力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三聚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第一非球面透镜、第二非球面透镜、第三非球面透镜、光子晶体光纤、陷波片和光谱仪,所述光子晶体光纤的纤芯孔中填充有银纳米颗粒,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785nm的光经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光纤输出,通过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镜和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镜的准直聚焦耦合进所述光子晶体光纤,激发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然后通过所述第三非球面透镜对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进行聚焦,所述陷波片对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所述过滤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输入到所述光谱仪中,实现对三聚氰胺的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43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