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1117.5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刘刚;唐军;李恒真;肖智刚;谢志成;杜远祥;何卓阳;高云鹏;张建利;梁富清;曾能先;张栋;周万杰;曾昭贵;邢明;程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模型,包括数据库、绕击风险评估模型、反击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值综合模块,数据库用于提供各种参数及参数的取值,绕击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算法求出绕击跳闸率,反击风险评估模型采用规程法计算反击跳闸率,风险值综合模块将绕击跳闸率和反击跳闸率相加得到总的雷击跳闸率。本模型综合了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和规程法的优点,采用了雷电定位系统的数据,考虑了杆塔塔型对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提高了区域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的精确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模型对应的区域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方法,将模型与方法结合,即可实现雷击闪络风险的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输电 线路 雷击 风险 评估 模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区域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评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雷电参数、杆塔参数、地形地貌参数和线路参数及各参数的取值;绕击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采用所述数据库中的参数利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算法求出每个杆塔绕击引发跳闸的概率Pb,再计算每个杆塔的绕击跳闸率N1,Pb和N1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P b = ∫ I SC I SM P ( I ) X c - X b X c ΔIdI N1=NLηPbI表示雷电流幅值,ISM为最大绕击电流,ISC为最小绕击电流,P(I)为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函数,Xc为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示意图中Ci点的横坐标,Xb为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示意图中Bi点的横坐标,η为建弧率,NL为每100km输电线路年(40个雷暴日)落雷次数,每个杆塔对应的NL的计算公式为:NL=0.1Ns(b+4hb)Ns为地闪密度,b为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hb为避雷线的高度;反击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采用所述数据库中的参数运用规程法计算每个杆塔的反击跳闸率N2,N2的计算公式为:N2=NLηgP2g为击杆率,P2为雷电流幅值超过反击耐雷水平I2的概率;风险值综合模块,用于对每个杆塔的所述绕击跳闸率N1和所述反击跳闸率N2求和,得到每个杆塔的雷击跳闸率N:N=N1+N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11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