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4776.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鼎宜;仓定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试件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抗渗试验技术领域。将直径为8-12cm的塑料管截成长度为18-22cm塑料管,用直径为2-4mm的尼龙绳螺旋缠绕在截好的塑料管上;将缠绕尼龙绳的塑料管放入到成型试模中,浇筑老混凝土,24小时后将尼龙绳扯出,取出塑料管,拆模,将外围老混凝土养护至28天后取出后进行界面处理,处理后装入浇筑试模,在老混凝土的中间孔洞中浇筑新混凝土,24小时后拆模,将试块放入养护室养护28天后进行抗渗实验。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好;试块和抗渗试模边缘密封性好,在老混凝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浇筑新混凝土,避免将老混凝土劈裂后出现的裂缝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粘结 实验 方法 | ||
【主权项】:
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直径为8‑12cm的塑料管截成长度为18‑22cm塑料管,共截取6根,用直径为2‑4mm的尼龙绳螺旋缠绕在截好的塑料管上;(2)将缠绕尼龙绳的塑料管放入到成型试模中,浇筑老混凝土,24小时后将尼龙绳扯出,取出塑料管,拆模,将外围老混凝土养护至28天后取出;(3)将养护后的老混凝土进行界面处理,将界面处理后的老混凝土装入浇筑试模中,在老混凝土的中间孔洞中浇筑新混凝土,24小时后拆模,将试块放入养护室养护28天后,得到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试件;(4)将制得的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实验试件压入抗渗试验机试模中,进行抗渗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947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