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电芬顿去除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8358.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荣;任晶;樊正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C02F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芬顿去除水体中有害藻类污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反应器中的双氧水与亚铁离子产生羟基自由基,同时亚铁离子由电解阴极区的铁离子和氢氧化铁还原再生,从而持续性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高效灭活藻细胞,同时快速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反应器的主体部分由电源、电极、电解槽及磁力搅拌器构成。待处理藻液引入电解槽后,由电解槽底部的磁力搅拌器确保其在整个反应器内均匀分布。在设定的工艺参数运行下,采用本发明可实现污染藻类的迅速灭活,同时实现对微囊藻毒素的高效降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去除 水体 有害 藻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电芬顿去除水体中有害藻类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待处理的含藻水引入电解槽,启动磁力搅拌器,接通电源,同时加入双氧水及硫酸亚铁,用硫酸钠45‑‑55 mM作为电解质,并用硫酸调节藻水pH值在4.0~5.0之间;控制电流密度为3~5 mA/cm2;去除时间为30~60 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883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