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络攻击的预测及预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1649.0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恒辉;邹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恒辉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G06F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物联网络攻击的预测及预警方法,针对现有存在的上述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描述骇客活动与计算机系统关系的数学模型,探讨计算机系统数量的变化与骇客活动量变化的直接关系,以开创性的眼光将非线性泛函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理论应用到骇客活动的分析上,提出了骇客活动与计算机系统关系之间的非线性发散数学模型方程组,对未来骇客活动趋势和频率进行预测,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攻击 预测 预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物联网络攻击的预测及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骇客活动的分析建立骇客活动与计算机关系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假定
为一有限连接的光滑区域,则ut=k1Vu+au-f(x,u)+φ(x,u,v), (x,t)∈Ω×(0,∞)vt=k2Vv+bu+ψ(x,u,v), (x,t)∈Ω×(0,∞)u(x,t)=v(x,t)=0,
u(x,0)=u0(x);v(x,0)=v0(x), x∈Ω在这里k1,k2,a>0并且b∈R为实数、x为空间变量、t为时间变量、f,φ,ψ为实变函数,其中φ,ψ代表计算机系统与骇客之间的交叉互连效应项。u,v函数分别代表了计算机系统和骇客在量上的分布密度;然后,推导出代表计算机系统与骇客之间的交叉互连效应项、并求取代表计算机系统与骇客密度分布的u函数与v函数、及代表骇客产生率的b系数,从而能够根据u,v函数及b系数的变化预测骇客活动的未来趋势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恒辉,未经邹恒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616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