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390.0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来君;吴枚霞;杨曌;方亮;胡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47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含有五氧化二铌、碳酸钠、碳酸钾、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化学计量比为(1-x)[(Na0.5K0.5)NbO3]-x[(Bi0.5K0.5)TiO3],其中:0.1<x<0.9,经过配料、高能球磨混料、预烧、冷等静压成型、高温烧结、打磨抛光以及溅射金电极工序,最终制备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元素配比,有效的改变了陶瓷的晶粒尺寸,制备出从微米级到纳米级一系列的电子陶瓷,从而也制备了不同压电和介电性能的电子陶瓷。本发明采用高能球磨方法以及恰当的化学配比,方法简单,成本适中,适合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铌酸钠钾 钛酸铋钾 纳米 陶瓷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五氧化二铌、碳酸钠、碳酸钾、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按化学计量比为(1‑x)[(Na0.5K0.5)NbO3]‑x[(Bi0.5K0.5)TiO3]配料,其中:0.1<x<0.9;设计铌酸钠钾‑钛酸铋钾陶瓷的配方组成,按化学计量比称量碳酸盐和氧化物;(2)将步骤(1)配好的料放入高能球磨罐中,原料质量为磨球质量的1‑19%;原料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1‑12个小时,转速为200‑500转/分钟,球磨过程中不加入任何球磨介质;(3)将步骤(2)混合好的料在600‑1100℃温度下预烧0.5‑4小时;(4)取出步骤(3)煅烧的原料研碎,为了进一步的细化粉体,可以将研碎的煅烧原料再次放入高能球磨机中球磨0.5‑3小时,也可以不进行二次球磨;(5)将步骤(4)所得的粉料进行造粒,放入模具中成型,成型压力为100‑400MPa,也可不经过造粒工艺直接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成型压力为300‑900MPa,保持压力均为1‑10分钟;(6)将步骤(5)得到的陶瓷素坯放入烧结炉中,在850‑1300℃温度范围内烧结0.5‑6小时,得到铌酸钠钾‑钛酸铋钾纳米陶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33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