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空动空气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8713.0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骏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2D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车用空动空气调节器,是下附翼(2)和上附翼(6)间形成一定角度空气从它们其间流过,由于下附翼(2)和上附翼(6)间空气速度较快会产生力的作用,可以在下附翼(2)和上附翼(6)上形成附着力和/或其他力,同时会使其间的喉部温度大量降低制造冷量和产生负压,这样就能够方便地利用空气动力,在运行中能够把空气动力化解运用到行走系统和空调、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能够在车辆行走时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行走系统产生向下压的对路面的附着力和/或其他力,解决车辆运行发漂、方向不稳的问题和同时制造冷量、产生负压到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空动 空气 调节器 | ||
【主权项】:
一种车用空动空气调节器,是能在机动车运行中把空气动能化解成机动车对地附着力和/或其他力同时制冷和空气通风调节后给车用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机动车运行中把空气动力运用到行走系统和空调和空气通风调节系统中,主要有上附翼保温(1)、下附翼(2)、上附翼导管(3)、下附翼保温(4)、下附翼导管(5)、上附翼(6)等组成,其特征是:下附翼(2)和上附翼(6)形成组对、下附翼(2)和/或上附翼(6)上有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骏,未经孙善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87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