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锂离子电池极化电压控制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7690.1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明;刘飞;阮旭松;张维戈;王占国;文锋;温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通过电池的极化电压的计算公式:UP=UO-UOCV-UR=UO-f(SOC)-I×Rd,可以求出电池极化电压的数值变化,通过将极化电压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内,保证在充电电压曲线上产生的畸变固定不变,自动调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同SOC状态下同一极化电压下对应的充电电流,使得电池的充电速度可控。所述充电方法在保证电池寿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充电速度;同时由于充电时间的缩短,提高了电池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电池更换模式下备用电池组的数量,对电动车辆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条件。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锂离子电池 极化 电压 控制 充电 方法 | ||
【主权项】:
1.动力锂离子电池极化电压控制充电方法,其步骤为:a、通过计算得到极化电压理论控制最大值VPC max;b、保持极化电压在线计算值等于VPC max,采用模糊跟踪控制法,时时调整充电电流直至充电容量达到总容量的5%;c、再采用设定的最大充电电流KI×CN对电池充电,同时计算极化电压对电池剩余电量SOC的变化率,直至此变化率出现拐点;其中CN为电池的额定容量,KI为电池的充电倍率系数;d、对步骤c充电过程中的N个极化电压采样点进行数学平均值计算,得到电池的极化电压控制计算值
e、比较极化电压控制计算值VPCcal和极化电压理论控制最大值VPC max,如果VPC max≥VPCcal,VPC=VPCcal,如果VPC max<VPCcal,VPC=VPC max,VPC作为极化电压最终控制值;f、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在充电过程中将极化电压在线计算值控制在极化电压控制值范围之内,时时调整充电电流直至充电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76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