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8523.0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类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勇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4;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0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具体为一种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主体,进料装置,循环搅拌装置,排污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出水装置,加热装置,检测控制装置,和沼气收集装置等组成。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具有内循环搅拌装置和外循环搅拌装置;两套循环搅拌装置结合起来对物料进行搅拌,以内循环搅拌为主,外循环搅拌为辅,能有效截留污泥,产期率高,显著减少运行费用,明显改善出水水质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全混式厌氧 反应器 | ||
【主权项】:
一种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为圆柱形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半地下设计,反应器底部埋入地下,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主体,为一个完整的圆柱形封闭罐,由罐体(101)与罐顶封头(102)组成;反应器的其他组成装置依托于该反应器主体中;进料装置,采用旋流进料方式,具体包括:水泵吸水管(201),循环进料泵(202),布料分配器(203),布料管(204)和切换阀门(205);水泵吸水管(201)位于反应器罐体(101)下部,与外部水解酸化池相连接,将料液泵入反应器罐体(101)内;循环进料泵(202)通过切换阀门(205)与水泵吸水管(201)相连接;布料分配器(203)通过切换阀门(205)与布料管(204)相连接;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内循环搅拌装置(301)和外循环搅拌装置(302);两套循环搅拌装置结合起来对物料进行搅拌,以内循环搅拌为主,外循环搅拌为辅;该内循环搅拌装置(301)包括:导流罩(303)、下段集气室(304)、上段集气集渣室(305)、沼液气提管(306)、气液分离器(307)、沼气管(308)、料液回流分配器(309);其中,导流罩(303)位于反应器罐体(101)中部;下段集气室(304)置于导流罩(303)上方,与导流罩相连接;上段集气集渣室(305)置于下段集气室(304)上方,与下段集气室相连接;气液分离器(307)位于上段集气集渣室(305)上方,与上段集气集渣室相连接;沼液气提管(306)安插于上段集气集渣室(305)和气液分离器(307)中;沼气管(308)位于反应器罐体(101)顶部;料液回流分配器(309)垂直置于反应器罐体中央,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气液分离器(307)、上段集气集渣室(305)和下段集气室(304),直达罐体(101)底部;该外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吸渣喇叭口(310)、沼液沼渣回流管(311);沼渣沼液回流管(311)一端置于上段集气集渣室(305)中,另一端与循环进料泵(202)相连接;吸渣喇叭口(310)设置于上段集气集渣室(305)中的沼渣沼液回流管(311)的末端;排污装置,具体包括:排污收集管(401)和环形排渣管(402);环形排渣管(402)沿罐体(101)外壁环绕设置,排污收集管(401)一端与环形排污管(402)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集渣池相连接,将排污收集管收集的沼渣排出反应器外的集渣池;出水装置,为一出水管(501),一端与反应器罐体(101)相连接,一端连接外部,将出水排出反应器;安全防护装置,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加热装置,具体为一加热盘管(701),加热盘管(701)从反应器底部接出,接至热源;检测装置,位于反应器罐体外壁;沼气收集装置,具体包括沼气集气室(901)和沼气放空管(902);沼气集气室(901)位于反应器罐体(101)顶部,所述的沼气放空管(902)同样作为沼气排空装置,位于反应器罐体(101)顶部外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勇,未经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85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喇叭网的聚碳酸酯薄膜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哈希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