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红釉助剂的制备方法与施釉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660.0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泽善;刘阁;蔡强;冯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红釉助剂的制备方法与施釉工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粒子大小在2-10纳米的氧化硅作助熔剂,其重量含量在30-60%之间(固含量下同)。采用有机高分子增黏,其组成可以是聚酰胺类、聚烯醇类以及聚乙二醇类,其在助剂中的含量在4-33%之间。可采用二次甲基萘磺酸钠作触变性控制剂,其用量可在1.5-8.0%之间。采用偏硅酸镁调节釉料高温流动性,其用量可在5-15%之间。采用硼酐作为釉料热膨胀系数调控剂,其用量可在12-36%之间。施釉过程中,超低温红釉助剂的重量占红釉的8-15%。施釉过程中,红釉与红釉助剂的总重量在釉将中占37-41%。釉烧条件为800℃3小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助剂 制备 方法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超低温红釉助剂的制备方法与施釉工艺,其特征在于助剂组成包括:(1)采用纳米氧化硅作助熔剂;(2)采用聚酰胺类、聚烯醇类以及聚乙二醇类有机高分子增黏;(3)采用二次甲基萘磺酸钠作触变性控制剂;(4)采用偏硅酸镁调节釉料高温流动性;(5)采用硼酐作为釉料热膨胀系数调控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66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