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3148.0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刘宝林;韩宝三;杨晓昀;王欣;杨波;彭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C12N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即壳聚糖通过高压脉冲微胶囊成型装置,在高压的作用下,滴入多聚磷酸钠溶液中形成微球后,再经戊二醛交联处理后冷冻干燥,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本发明的一种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圆整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另外,由于在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制备过程中,在保证多聚磷酸钠pH的情况下,又结合冷冻干燥技术使得所得的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孔径为15~20μm,孔隙率近90%,吸水率高达8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磷酸钠 多孔 载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的高压脉冲成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溶液配制配制浓度为2~3%壳聚糖酸溶液和pH为4~10的多聚磷酸钠水溶液;其中壳聚糖酸溶液与多聚磷酸钠水溶液反应比按体积计算,即壳聚糖酸溶液∶多聚磷酸钠水溶液为2∶1;(2)、恒温振荡将步骤(1)所得的浓度为2~3%壳聚糖酸溶液在恒温振荡器中振荡,控制水浴温度在37℃,恒温时间24h后,并静置除泡;(3)、高压脉冲成球步骤(2)经恒温振荡及除泡后的浓度为2~3%壳聚糖酸溶液和pH为4~10的多聚磷酸钠水溶液用高压脉冲微胶囊成型装置制备微球,待微球制备完成后滤出微球;(4)、戊二醛交联在步骤(3)所得的微球中加入浓度为25%的戊二醛进行交联,控制交联时间为90min;浓度为25%的戊二醛的用量为0.2ml,按其与微球中的壳聚糖体积比计算,即戊二醛∶壳聚糖1L∶500L;(5)、清洗微球将步骤(4)交联后的微球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至无残留戊二醛,即得淡黄色微球;(6)、冷冻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淡黄色微球采用三段冷冻干燥技术,即预冻温度控制为-20~-40℃,时间为120~180min、一次干燥温度控制为-10~-20℃,时间为500~600min、二次干燥温度控制为10~20℃,时间为180~240min,最终得壳聚糖/多聚磷酸钠多孔微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31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