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8564.7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晃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碰撞性能的车身结构。副侧梁(3)在比动力单元(EG)更靠前方的位置处具有,与后侧的变形抑制部(8)相比强度被设定得较低的变形协调动作部(7)。当载荷作用时,副侧梁(3)在比动力单元EG更靠前方的位置易于产生变形。副侧梁(3)能够在比刚性较高的配设部件较少的动力单元(EG)更靠前方的区域上,与前侧梁(2)的变形同步地进行变形。因此,副侧梁(3)能够和前侧梁(2)协调动作从而有效地吸收载荷。此外,副侧梁(3)被构成为,在变形协调动作部(7)的后方一侧,与变形协调动作部(7)相比强度较高。因此,副侧梁(3)充分地将载荷向后方的框架结构传递。由此,载荷向前侧梁(2)和副侧梁(3)分散。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侧梁,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副侧梁,其各自被并列设置在一对所述侧梁的下方;动力单元,其被配置在被一对所述侧梁以及一对所述副侧梁所包围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副侧梁在相对于载荷而言比所述动力单元更靠前侧的位置处具有,与比该位置更靠后侧的部分相比强度被设定得较低的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485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机牵伸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棉纺用金属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