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内装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4019.4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丰和;原正彦;小岛弘幸;田中纯秋;桥本慎也;小池德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玉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用内装部件。该汽车用内装部件具有设在车辆侧面板室内侧的冲击吸收体,通过改进侧面冲撞时可根据弯曲变形而吸收冲击载荷的冲击吸收体的形状、结构来提高冲击吸收性能。设置于汽车用内装部件(10:车门内饰板)的冲击区域(IA)背面的冲击吸收体(30)为一侧设有开口(31)、另一侧设有底面壁(32)的中空箱体,并且通过在底面壁(32)的四个角落设置切角部(34)、在侧壁(33)的拐角部进行倒角加工形成倒角部(333)、形成咬合用槽部(334)或三角肋(36)或内侧肋(321)等改进来调整侧面冲撞时的反作用力,并据此提高冲击吸收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内装 部件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用内装部件,系安装于车辆侧面板(40)室内侧的汽车用内装部件,由作为基座的内饰板主体(20)和针对侧面冲撞时易使乘员的腰部或肩部等部位接触的冲击区域(IA)而设置于内饰板主体(20)背面的冲击吸收体(3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30)由树脂制成的一侧设有开口(31)、另一侧设有底面壁(32)的中空箱体组成,并使所述开口(31)或底面壁(32)中的任意一侧朝向侧面板(40)而设于内饰板主体(20)的同时,设有对冲击吸收体(30)自身进行切割处理或者追加形成加强肋或者侧壁(33)与内饰板主体(20)之间追加支撑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冲击吸收性能强化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河西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340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短路排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温真空含浸免泡大豆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