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2400.0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辉;王桂忠;林琼武;李少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涉及青蟹养殖方法。提供一种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将蚤状幼体放在培育池中进行培养,培养12~18天后,将幼体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进一步培育;大眼幼体培育池的面积为100~300m2,在大眼幼体培育池中培育藻类、丰年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择第五期蚤状幼体的最后一天,或是大眼幼体的第一天进行移苗;控制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3;或放养第五期蚤状幼体,放养密度2000~4000只/m3,大眼幼体培育池的水温24~32℃,盐度15‰~26‰,经过4~8天,将大眼幼体转移到仔蟹培育池;仔蟹培育池面积0.5~3亩,水温26~33℃,盐度10‰~20‰。 | ||
搜索关键词: | 蟹苗 分级 培育 移苗 方法 | ||
【主权项】:
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蚤状幼体阶段的培育:将蚤状幼体放在培育池中进行培养,水温23~29℃,盐度24‰~31‰,培养12~18天后,将幼体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进一步培育;2)大眼幼体培育池的准备:大眼幼体培育池的面积为100~300m2,在大眼幼体培育池中培育藻类、丰年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3)择第五期蚤状幼体的最后一天,或者是大眼幼体的第一天进行移苗;4)大眼幼体阶段的培育:控制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3;或放养第五期蚤状幼体,放养密度为2000~4000只/m3,该阶段投喂丰年虫、桡足类和鱼糜,投喂数量为大眼幼体体重的1~2倍,大眼幼体培育池的水温为24~32℃,盐度为15‰~26‰,经过4~8天,将大眼幼体转移到仔蟹培育池进一步培育;5)仔蟹阶段的培育:仔蟹培育池的面积为0.5~3亩,水温为26~33℃,盐度为10‰~20‰,仔蟹培育过程,及时起捕出售蟹苗,以提高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24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