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色域数字电视信号的兼容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759.2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苓;李彦;徐岩;李奕;潘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0;H04N9/6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宽色域技术,尤其涉及宽色域数字电视信号的兼容传输方法。为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现有常规色域数字电视传输设备前提下,传输自然界存在、视觉可感知的宽色域图像和视频信号,供各种终端显示设备重显更加丰富,更加饱和的颜色,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ITU-R BT.1361确认的最大物体真实表面色色域,按CIE 61966-2-4定义的γ校正特性,在不改变ITU-R BT.709系统基色和标准白色度坐标条件下,导出、编码、传输和重建一对新的色差信号,实现与现行常规色域HDTV系统兼容传输和重显宽色域HDTV图像和视频。本发明主要用于数字电视信号传输。 | ||
搜索关键词: | 宽色域 数字电视 信号 兼容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宽色域数字电视信号的兼容传输方法,其特征是,在发端进行下列信号处理步骤:光电转换:本发明在发端,仍采用ITU-R BT.709三基色和基准白。而为了扩大色域并与国际标准兼容,光电转换特性采用下面三组与CIE 61966-2-4建议书相同的中心对称γ校正函数,来对显示器件的非线性电光转换特性进行预校正。式中,ER、EG和EB为数字电视系统由红、绿和蓝三基色,按相加混色原理,配比各种颜色所需三基色信号电压值;
和
为校正后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值。E R ′ = - 1.099 × ( - E R ) 0.45 + 0.099 E R ≤ - 0.018 E R ′ = 4.50 × E R - 0.018 < E R < 0.018 E R ′ = 1.099 × ( E R ) 0.45 - 0.099 E R ≥ 0.018 ]]>E G ′ = - 1.099 × ( - E G ) 0.45 + 0.099 E G ≤ - 0.018 E G ′ = 4.50 × E G - 0.018 < E G < 0.018 E G ′ = 1.099 × ( E G ) 0.45 - 0.099 E G ≥ 0.018 ]]>E B ′ = - 1.099 × ( - E B ) 0.45 + 0.099 E B ≤ - 0.018 E B ′ = 4.50 × E B - 0.018 < E B < 0.018 E B ′ = 1.099 × ( E B ) 0.45 - 0.099 E B ≥ 0.018 ]]> 模拟亮度信号和模拟色差信号编码:模拟亮度信号
和两个模拟色差信号
的编码方程如下式所示。色差信号附加的色空间坐标系的旋转量和平移量,分别体现在式中的矩阵A和矩阵B:E Y ′ E CB ′ E CR ′ = A × E R ′ E G ′ E B ′ + B = 0.2126 0.7152 0.0722 - 0.5196 0.2635 0.2561 0.0536 - 0.5920 0.5384 × E R ′ E G ′ E B ′ + 0 - 0.0451 0.0751 ]]> 按上式,可确保Pointer色域的全部传输,
和
的值域范围分别为0~1、-0.5~+0.5和-0.5~+0.5,它们可在常规色域DTV系统兼容传输;数字亮度信号和数字色差信号编码:为与常规色域DTV系统兼容传输,仍采用8比特量化精度,数字亮度信号和两数字色差信号编码方程如下式所示。
所示亮度信号数字编码方程与常规色域一致;但
和
所示两色差信号数字编码方程不同于常规色域,反映为式中的直流偏移量139和112:D Y ( 8 ) ′ = INT [ ( 219 × E Y ′ + 16 ) ] ]]>D CB ( 8 ) ′ = INT [ ( 224 × E CB ′ + 139 ) ] ]]>D CR ( 8 ) ′ = INT [ ( 224 × E CB ′ + 112 ) ] ]]> 依次按光电转换特性、模拟亮度和色差信号编码方程、数字亮度和色差信号编码方程,对按基准白信号幅度归一化的基色信号进行γ校正、编码和量化,得到与常规色域DTV系统兼容传输的宽色域数字电视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875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工位部件流动磁性减速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碟形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