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像自动拼合分光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5307.7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悍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7 | 分类号: | G03B17/17;G02B7/18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相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图像自动拼合分光相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相机镜头只能应用于普通胶片或者数码相机,无法应用于拼合图像;而现有的用来拼合图像的数码相机是采用玻璃为分光镜,采用的玻璃较厚,并且会造成透光浪费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镜筒,镜筒内设有镜片,镜筒处有快门叶片,快门叶片连接在电机上;镜筒连接有成像盒,成像盒端部固接有面向镜片的图像传感器I,成像盒的侧面连接有图像传感器II,图像传感器I、II连接有线路板,成像盒端部连接有反射镜,反射镜设在镜片中心线的一侧,图像传感器I设在镜片中心线的另一侧,并且图像传感器I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遮挡。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自动 拼合 分光 相机 | ||
【主权项】:
1. 一种图像自动拼合分光相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镜筒(1)与下镜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镜筒(1)内设有前组镜片(3),下镜筒(2)内设有后组镜片(4),上镜筒(1)与下镜筒(2)之间设有快门叶片(5),快门叶片(5)连接在电机(6)上;下镜筒(2)连接有成像盒(7),成像盒(7)端部固接有面向后组镜片(4)的图像传感器I(8),图像传感器I(8)连接有线路板I(9);成像盒(7)的侧面连接有图像传感器II(10),图像传感器II(10)连接有线路板II(11),成像盒(7)端部连接有向后组镜片倾斜的反射镜(12),反射镜(12)设在后组镜片中心线的一侧,图像传感器I(8)设在后组镜片中心线的另一侧,并且图像传感器I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12)遮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悍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悍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653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